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三、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五、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信息不对称——党务公开理论基础的新视角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党务公开理论基础的现有研究视角 | 第19-21页 |
一、以党员知情权保障为视角,探讨法理学依据 | 第19-20页 |
二、以权力授予原则为视角,阐释政治学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党务公开理论基础的新视角——信息不对称 | 第21-25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相关概述 | 第21-22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的党务公开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我国党务信息不对称现象及成因分析 | 第25-32页 |
第一节 党务信息不对称类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党务信息不对称成因 | 第26-32页 |
一、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信息初始分布不对称 | 第26-27页 |
二、党务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加剧信息分布不对称的可能 | 第27-28页 |
三、党务信息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强化信息分布不对称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党务公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32-41页 |
第一节 逆向选择 | 第32-35页 |
一、党员干部选用中的逆向选择 | 第32-33页 |
二、信息不对称是逆向选择的重要原因 | 第33-35页 |
第二节 道德风险 | 第35-38页 |
一、以权谋私的道德风险 | 第35-36页 |
二、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的前提条件 | 第36-38页 |
第三节 党务公开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38-41页 |
一、党务公开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 第38-39页 |
二、党务公开有效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对党务公开的总结与反思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党务公开实质是信息对称改革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对党务公开的反思 | 第42-45页 |
一、反思一:党务公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次优方案 | 第42-43页 |
二、反思二:信息对称功效的实现有赖于对党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