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模具论文

热作模具激光仿生熔凝及合金化修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模具失效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模具失效形式第10-11页
        1.2.2 模具失效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11-12页
    1.3 模具的修复技术第12-13页
    1.4 激光表面合金化第13-15页
        1.4.1 激光表面合金化的概述第13-15页
    1.5 仿生的起源第15-21页
        1.5.1 仿生学的起源及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2 仿生耦合的理论的产生背景第16-21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1-27页
    2.1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2 试样的制备第22-25页
    2.3 分析方法第25-27页
第三章 形态耦元及特征量对仿生耦合修复试样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第27-41页
    3.1 熔凝单元体的特征第27-30页
        3.1.1 熔凝单元体的显微组织和特征第27-28页
        3.1.2 熔凝单元体的断面结构和硬度第28-30页
    3.2 形状耦元对修复后试样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第30-35页
        3.2.1 单元体形状的影响第30-32页
        3.2.2 单元体间距的影响第32-35页
    3.3 仿生耦合修复试样抗热疲劳机理分析第35-39页
        3.3.1 热疲劳对单元体的影响第35-38页
        3.3.2 修复止裂模型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激光仿生耦合合金化修复热疲劳裂纹研究第41-49页
    4.1 仿生耦合合金化试样的横截面形貌第41-42页
    4.2 合金化单元体的组织分析第42-44页
    4.3 合金化单元体的硬度分析第44-45页
    4.4 热疲劳性能分析第45-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脉冲电流对高强度螺栓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变参数共振型高频刀具运动生成方法及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