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不一样的诗歌:当诗歌遇到抗战 | 第10-21页 |
(一) 食不果腹与“量体裁衣” | 第10-13页 |
(二) 国破家亡与文人情怀 | 第13-17页 |
(三) 流亡体验与诗歌题材 | 第17-21页 |
二、不一样的老舍:当文雅吐露风流 | 第21-32页 |
(一) 叙事诗:风口浪尖洒豪情 | 第21-23页 |
(二) 赠答诗:人情客往赠风流 | 第23-28页 |
(三) 水深火热报国心——高扬生命主体的价值 | 第28-32页 |
三、不一样的恪守:当白话重拾文言 | 第32-42页 |
(一) 带着镣铐奏乐:对韵律的追求 | 第32-35页 |
(二) 旧诗炼古文:“李杜余脉” | 第35-39页 |
(三) 中与西,新与旧的杂糅风格 | 第39-42页 |
四、不一样的体裁:老舍诗歌与其它文体的相互渗透 | 第42-49页 |
(一) 诗歌与曲艺:文体的自觉改造 | 第42-46页 |
(二) 诗歌与杂文:幽默的品格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