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ENTS | 第6-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7页 |
| 1.1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的情绪行为问题现状 | 第14页 |
| 1.2 病耻感与情绪行为问题 | 第14-15页 |
| 1.3 心理弹性、自尊和自我效能与情绪行为问题 | 第15页 |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 1.5 研究假设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7-20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2.2 研究工具 | 第17-18页 |
| 2.2.1 一般资料问卷 | 第17页 |
| 2.2.2 Link贬低-歧视感知量表 | 第17页 |
| 2.2.3 儿童自尊量表 | 第17-18页 |
| 2.2.4 心理弹性量表 | 第18页 |
| 2.2.5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 第18页 |
| 2.2.6 长处和困难问卷 | 第18页 |
| 2.3 质量控制 | 第18页 |
| 2.4 伦理考虑 | 第18-19页 |
|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29页 |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0-21页 |
| 3.2 亲属组与对照组研究变量的评分比较 | 第21-22页 |
| 3.3 不同一般人口学资料间SDQ评分的比较 | 第22-24页 |
| 3.4 SDQ相关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3.4.1 SDQ与年龄的相关分析 | 第24页 |
| 3.4.2 SDQ与病耻感的相关分析 | 第24-25页 |
| 3.4.3 SDQ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 第25页 |
| 3.4.4 SDQ与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 第25-26页 |
| 3.4.5 SDQ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 第26页 |
| 3.5 SDQ的分层回归分析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9-33页 |
| 4.1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的情绪行为问题 | 第29页 |
| 4.2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情绪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 | 第29-31页 |
| 4.2.1 人口学变量 | 第29-30页 |
| 4.2.2 病耻感 | 第30页 |
| 4.2.3 自尊 | 第30-31页 |
| 4.2.4 自我效能 | 第31页 |
| 4.2.5 心理弹性 | 第31页 |
| 4.3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因素 | 第31-32页 |
| 4.4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32-33页 |
| 4.4.1 创新性 | 第32页 |
| 4.4.2 局限性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六章 综述: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情绪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4-41页 |
| 6.1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流行病学 | 第34页 |
| 6.2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遗传风险 | 第34页 |
| 6.3 精神疾病患者对子女影响的机制 | 第34-36页 |
| 6.4 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 第36-39页 |
| 6.5 干预措施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