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回复请求权之研究--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概述 | 第12-19页 |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比较法观察 | 第13-16页 |
1、罗马法中的继承诉权 | 第13页 |
2、法国民法中的继承回复请求权 | 第13-14页 |
3、德国民法中的遗产请求权 | 第14-15页 |
4、日本民法中的继承回复请求权 | 第15页 |
5、台湾地区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 | 第15-16页 |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之规范意义 | 第16-17页 |
(四)继承权被侵害之涵义与时点 | 第17-19页 |
1、继承权被侵害之涵义 | 第17页 |
2、继承权被侵害之时间点 | 第17-19页 |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性质 | 第19-28页 |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性质 | 第19-22页 |
1、形成权说 | 第19页 |
2、集合权说 | 第19-20页 |
3、折衷说 | 第20-21页 |
4、诉权说 | 第21页 |
5、独立权说 | 第21-22页 |
(二)继承回复请求权之构成要件 | 第22-24页 |
1、请求权人必须是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人 | 第22页 |
2、相对人须为无权占有遗产之人 | 第22-23页 |
3、无继承权人须事实上占有遗产 | 第23页 |
4、遗产占有人须无合法占有依据 | 第23-24页 |
5、遗产占有人须否认真正继承人之继承权 | 第24页 |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与物上请求权的关系 | 第24-28页 |
1、法条竞合说 | 第24-25页 |
2、请求权竞合说 | 第25-28页 |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时效消灭制度 | 第28-32页 |
(一)继承回复请求权期间的性质 | 第28-29页 |
1、除斥期间说 | 第28-29页 |
2、消灭时效说 | 第29页 |
(二)时效届满后的效力 | 第29-30页 |
(三)继承回复请求权与时效取得的关系 | 第30-32页 |
四、我国继承权保护现状与立法选择 | 第32-40页 |
(一)我国继承权保护的现状 | 第32-34页 |
1、法律概念的模糊性 | 第32页 |
2、时效规定上的缺陷 | 第32-33页 |
3、与共有物分割规定的冲突 | 第33-34页 |
(二)英美法系继承权之保护 | 第34-36页 |
1、遗产管理人制度 | 第34-35页 |
2、遗产信托制度 | 第35-36页 |
(三)我国的立法建议与思考 | 第36-40页 |
1、明确规定继承回复请求权制度 | 第37页 |
2、确定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效力范围 | 第37-38页 |
3、完善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时效规定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