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0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1.3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30页 |
2.1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和分类 | 第21页 |
2.2 暴力攻击相关理论及理论模型 | 第21-23页 |
2.3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 | 第23-25页 |
2.4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因素 | 第25-28页 |
2.5 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研究现状 | 第28页 |
2.6 目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趋势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第30-3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3.1.1 研究对象选取 | 第30页 |
3.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30页 |
3.1.3 样本含量 | 第30页 |
3.1.4 伦理学考虑 | 第30页 |
3.2 研究工具 | 第30-32页 |
3.2.1 一般资料问卷 | 第30-31页 |
3.2.2 JL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置表(Workplace Violence Frequency MeasurementScale, WvS) | 第31页 |
3.2.3 杰弗逊共情置表(Jefferson Empathy Scale, JSPE) | 第31页 |
3.2.4 情绪智力JI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 | 第31页 |
3.2.5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 | 第31-32页 |
3.3 实施流程 | 第32页 |
3.4 质量控制 | 第32页 |
3.5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33-49页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第33-34页 |
4.2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 | 第34-36页 |
4.2.1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力酿的现状 | 第34-35页 |
4.2.2 精神科护士遭受各类型工作场所暴力现状 | 第35页 |
4.2.3精神科护士认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时的情况 | 第35-36页 |
4.3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 | 第36-42页 |
4.3.1 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频度分级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 | 第36-39页 |
4.3.2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各型暴力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 第39-42页 |
4.4 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情绪智力马沟通能力的一般情况 | 第42-43页 |
4.4.1 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的一般情况 | 第42页 |
4.4.2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一般情况 | 第42页 |
4.4.3 精神W 士沟通能力的一般情况 | 第42-43页 |
4.5 工作场所暴力总分及各维度与共情能力、情绪智力、沟通能力的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4.6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多因素分析 | 第45-49页 |
第五部分 讨论与分析 | 第49-56页 |
5.1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 | 第49-50页 |
5.2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基本人口学资料的关系 | 第50-53页 |
5.3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能力的关系 | 第53-54页 |
5.4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情绪智力的关系 | 第54页 |
5.5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II力与临床沟通能力的关系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建议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第58-60页 |
7.1 创新性 | 第58页 |
7.2 局限性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