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基本思路与文章结构框架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21-28页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2.2 农村金融发展 | 第23-25页 |
2.2.1 农村金融的特征 | 第23页 |
2.2.2 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5-28页 |
2.3.1 哈罗德多玛模型经济增长理论 | 第25-26页 |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第26页 |
2.3.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6-28页 |
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28-33页 |
3.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28-30页 |
3.1.1 美国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28页 |
3.1.2 德国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28-29页 |
3.1.3 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29-30页 |
3.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0-31页 |
3.2.1 印度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0-31页 |
3.2.2 孟加拉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1页 |
3.2.3 印度尼西亚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 第31页 |
3.3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31-33页 |
4 湖北省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33-41页 |
4.1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33-36页 |
4.1.1 农村金融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33页 |
4.1.2 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 第33-36页 |
4.2 湖北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第36-41页 |
4.2.1 农村经济和农业概念及范围界定 | 第36-37页 |
4.2.2 湖北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第37-41页 |
5 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1-48页 |
5.1 模型的建立和指标的选取 | 第41-43页 |
5.1.1 变量的选择 | 第41-42页 |
5.1.2 数据的说明 | 第42-43页 |
5.2 实证与计量的方法 | 第43-48页 |
5.2.1 单位根检验 | 第44页 |
5.2.2 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5.2.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45-48页 |
6 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深化湖北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对农信社的改革 | 第48页 |
6.2 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对农户的金融服务 | 第48-49页 |
6.3 平衡农村金融供给需求,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 第49-50页 |
6.4 完善法制法规,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机制 | 第50-51页 |
7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