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酸性矿业废水对农田土壤剖面孔隙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酸性矿业废水第9-13页
        1.1.1 酸性矿业废水的形成第9-10页
        1.1.2 酸性矿业废水的特点第10-11页
        1.1.3 酸性矿业废水的主要危害第11-12页
        1.1.4 酸性矿业废水污染土壤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 土壤孔隙水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3.3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7页
    2.2 土壤孔隙水采集第17-18页
        2.2.1 试验区域第17页
        2.2.2 样本采集第17-18页
    2.3 土柱试验模拟第18-21页
    2.4 土壤孔隙水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21页
    2.5 数据处理第21-23页
第三章 酸性矿业废水污染土壤孔隙水理化性质第23-41页
    3.1 孔隙水pH值和电导率(EC)第23-25页
        3.1.1 孔隙水pH值和EC的剖面深度变化第23-24页
        3.1.2 孔隙水pH值和EC的时间变化第24-25页
    3.2 孔隙水矿物养分含量第25-27页
        3.2.1 孔隙水矿物养分的剖面深度变化第25-27页
        3.2.2 孔隙水矿物养分的时间变化第27页
    3.3 孔隙水阴离子含量第27-30页
        3.3.1 孔隙水阴离子含量的剖面深度变化第28页
        3.3.2 孔隙水阴离子含量的时间变化第28-30页
    3.4 孔隙水Fe~(2+)和S~(2-)含量第30-33页
        3.4.1 孔隙水Fe~(2+)和S~(2-)含量的剖面深度变化第31-32页
        3.4.2 孔隙水Fe~(2+)和S~(2-)含量的时间变化第32-33页
    3.5 孔隙水金属含量第33-36页
        3.5.1 孔隙水金属含量的剖面深度变化第34页
        3.5.2 孔隙水金属含量的时间变化第34-36页
    3.6 相关性分析第36-39页
        3.6.1 孔隙水常规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第37页
        3.6.2 孔隙水金属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第37-39页
    3.7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酸性矿业废水对土壤孔隙水影响机理的初步探讨第41-54页
    4.1 土柱孔隙水pH值和EC第41-42页
    4.2 土柱孔隙水矿物养分含量第42-45页
    4.3 土柱孔隙水阴离子含量第45-47页
    4.4 土柱孔隙水Fe~(2+)和S~(2-)含量第47-48页
    4.5 土柱孔隙水金属含量第48-51页
    4.6 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4.7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附录A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采出水中环烷酸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