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理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一、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内涵 | 第14页 |
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作用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 | 第15-22页 |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界定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官产学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一、官产学创新理论的相关内容 | 第22-23页 |
二、官产学合作模式的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研究工具与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第25页 |
第二节 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一、选择数据的依据 | 第25-26页 |
二、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26页 |
三、研究数据的整理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官产学合作模式的区域分布情况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单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 | 第28-31页 |
一、单主体模式的年度分布情况 | 第28-30页 |
二、单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情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双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 | 第31-34页 |
一、双主体模式的年度分布情况 | 第31-33页 |
二、双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多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 | 第34-37页 |
一、多主体模式的年度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二、多主体模式的区域分布情况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官产学合作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4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37-39页 |
一、指标的选取 | 第37页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三、模型设计及假设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一、平稳性检验 | 第39页 |
二、回归分析 | 第39-44页 |
第六章 结语与讨论 | 第44-4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45-47页 |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