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包装工程论文

融合人体生物特征的实名防伪票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0-12页
        1.3.1 研究目标第10-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本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需求分析第13-18页
    2.1 功能需求分析第13-14页
    2.2 实现技术基础第14-16页
    2.3 市场展望第16页
    2.4 非功能性要求第16-18页
        2.4.1 产品化可行性第16-17页
        2.4.2 应用适用性第17-18页
第三章 总体设计第18-37页
    3.1 系统框架第18-21页
        3.1.1 软硬件构成第18-19页
        3.1.2 运行原理第19-20页
        3.1.3 功能描述第20-21页
    3.2 技术方案第21-23页
        3.2.1 技术路线第21页
        3.2.2 开发环境与工具第21-23页
    3.3 功能模块设计第23-37页
        3.3.1 虚拟桥接打印机模块设计第23-28页
        3.3.2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获取与QR码生成第28-33页
        3.3.3 基于Android终端的票据防伪信息识读模块第33-37页
第四章 系统实现第37-50页
    4.1 虚拟打印模块第37-41页
        4.1.1 虚拟打印机实现第37-38页
        4.1.2 桥接功能的实现第38-40页
        4.1.3 打印数据捕获第40页
        4.1.4 防伪信息叠加输出第40-41页
    4.2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QR码生成第41-47页
        4.2.1 人体生物特征的分析第41-43页
        4.2.2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获取第43-45页
        4.2.3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QR编码第45-47页
    4.3 基于Android终端的票据防伪信息识读应用的实现第47-50页
第五章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QR码编解码研究第50-61页
    5.1 QR二维码特性研究第50-52页
    5.2 二进制数据的编解码原理第52-53页
    5.3 人体生物特征数据预处理第53-57页
    5.4 编解码关键过程第57-58页
    5.5 编解码实验结果分析第58-59页
    5.6 后续改进方向第59-61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6.1 研究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荷载条件下天然黄土的破坏准则
下一篇:当代中国包装设计的东方文化识别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