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有序介孔材料概述 | 第10页 |
1.2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第10-13页 |
1.2.1 液晶模板机理(LCTM) | 第10-11页 |
1.2.2 协同作用机理(CFM) | 第11-12页 |
1.2.3 广义液晶模板机理 | 第12-13页 |
1.3 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的合成 | 第13-18页 |
1.3.1 硬模板法 | 第14-15页 |
1.3.2 软模板法 | 第15-18页 |
1.4 有序介孔氧化铝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8-22页 |
1.4.1 作为载体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2 直接合成杂原子负载型催化剂的应用 | 第19-22页 |
1.5 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3 实验表征技术 | 第25-28页 |
2.3.1 粉末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页 |
2.3.2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25页 |
2.3.3 织构性能表征 | 第25-26页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6页 |
2.3.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27AlMASNMR) | 第26页 |
2.3.6 激光粒度仪分析 | 第26页 |
2.3.7 热重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优化合成、表征及催化应用 | 第28-50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3.2.1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合成 | 第29-30页 |
3.2.2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30页 |
3.2.3 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页 |
3.2.4 CO_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47页 |
3.3.1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表征 | 第30-34页 |
3.3.2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34-36页 |
3.3.3 STISA法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的机理研究 | 第36-45页 |
3.3.4 有序介孔氧化铝负载钒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合成条件对介孔氧化铝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2.1 引入不同溶剂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 | 第50-51页 |
4.2.2 异丁醇为溶剂,无模板剂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 | 第51页 |
4.2.3 引入扩孔剂(TMB)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 | 第51页 |
4.2.4 引入扩孔剂(TMB)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热稳定性测定 | 第51-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4.3.1 引入不同溶剂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及表征 | 第52-54页 |
4.3.2 异丁醇为溶剂,无模板剂合成介孔氧化铝及表征 | 第54-56页 |
4.3.3 引入扩孔剂(TMB)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及表征 | 第56-58页 |
4.3.4 引入扩孔剂(TMB)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