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o合金结构及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1.2 铀基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U-Mo | 第15-16页 |
1.2.2 U-Zr | 第16页 |
1.2.3 U-Ti | 第16页 |
1.2.4 U-Nb | 第16-17页 |
1.3 铀基非晶合金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 第17-21页 |
1.3.1 铀基非晶合金的发展 | 第17页 |
1.3.2 二元铀基非晶合金的发展 | 第17-19页 |
1.3.3 三元及以上铀基非晶合金的发展 | 第19-21页 |
1.4 铀基金属材料的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 | 第24-34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4-29页 |
2.2.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5页 |
2.2.2 Kohn-Sham方程 | 第25-26页 |
2.2.3 交换关联泛函 | 第26-27页 |
2.2.4 自洽场计算 | 第27-28页 |
2.2.5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 | 第28-29页 |
2.3 本文使用软件包简介 | 第29页 |
2.3.1 CASTEP | 第29页 |
2.3.2 VASP | 第29页 |
2.4 分析方法 | 第29-34页 |
2.4.1 偶分布函数 | 第29-30页 |
2.4.2 配位数 | 第30-31页 |
2.4.3 Voronoi多面体 | 第31-32页 |
2.4.4 Warren-Cowley参数 | 第32-34页 |
第三章 Co掺杂对γ-U结构及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34-44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模拟方法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晶体U的结构和性质 | 第36-40页 |
3.3.2 U-Co固溶体的结构和性质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U-Co合金熔体结构及非晶形成能力研究 | 第44-62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模拟方法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4.3.1 偶分布函数分析 | 第47-49页 |
4.3.2 Voronoi多面体分析 | 第49-53页 |
4.3.3 配位数分析 | 第53-54页 |
4.3.4 Warren-Cowley参数分析 | 第54-56页 |
4.3.5 高非晶形成能力U-Co合金成分预测 | 第56-58页 |
4.3.6 U-Co合金中U原子双重作用起源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U-Co非晶合金结构及耐蚀性研究 | 第62-72页 |
5.1 引言 | 第62-63页 |
5.2 模拟方法 | 第6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5.3.1 U-Co非晶的结构特征 | 第63-69页 |
5.3.2 U-Co非晶的电子性质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创新点 | 第73页 |
6.3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