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1页 |
一、西医部分 | 第12-17页 |
1. 全子宫切除术中预防性切除双侧输卵管的意义 | 第12页 |
2. 全子宫加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 第12-14页 |
3. 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 | 第14-15页 |
4.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病因及治疗 | 第15-17页 |
二、中医部分 | 第17-21页 |
1. 中医对全子宫切除术及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认识 | 第17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7-19页 |
3. 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治疗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29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2. 观察对象 | 第21-2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4. 观察指标 | 第23页 |
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3-24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二、结果 | 第24-29页 |
1. 病例入选情况 | 第24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4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4. 安全性观察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9-35页 |
一、立论依据 | 第29-30页 |
1. 必要性 | 第29页 |
2. 可行性 | 第29页 |
3. 创新性 | 第29-30页 |
二、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 第30页 |
三、补肾调周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1. 补肾调周法在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2. 补肾调周法具体方药及作用机理 | 第31-32页 |
3. 补肾调周法的疗效分析 | 第32-33页 |
四、不足与展望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攻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