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温肾蠲痹汤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第12-19页
    1. 古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治疗第12-13页
        1.1 病名溯源第12页
        1.2 古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相关认识第12页
        1.3 古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相关论述第12-13页
    2. 现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第13-14页
        2.1 病名认识第13页
        2.2 现代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认识第13页
        2.3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现状第13-14页
    3. 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第14-17页
        3.1 定义及流行病学第14页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4-16页
        3.3 治疗现状第16-17页
    4. 雷公藤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及增效减毒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4.1 雷公藤制剂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第17页
        4.2 雷公藤制剂增效减毒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9-28页
    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1.1 病例来源第19页
        1.2 病例选择标准第19-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2页
        2.1 治疗方案第20-21页
        2.2 治疗周期与观察时点第21页
        2.3 观察内容第21页
        2.4 疗效评价标准第21-22页
        2.5 统计学方法第22页
    3. 研究结果第22-28页
        3.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第22-23页
        3.2 两组治疗前可比性分析第23-24页
        3.3 治疗结果第24-26页
        3.4 安全性评价第26-28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8-34页
    1. 理论探讨第28页
    2. 证型选择第28-29页
    3. 治疗方药第29-31页
        3.1 组方立意分析第29页
        3.2 方义释析第29-30页
        3.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第30-31页
    4. 临床疗效分析第31-32页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第31页
        4.2 症状体征积分分析第31页
        4.3 AS疾病活动度BASDAI、ASDAS-CRP积分和功能指数BASFI积分分析第31页
        4.4 ESR、CRP分析第31页
        4.5 两组西医疗效分析第31-32页
    5. 安全性评价第32页
    6. 创新点与不足第32页
    7. 结语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40页
附录第40-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IV相关性肾损伤及其中医证型的研究
下一篇:糖耐量减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