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对照表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盐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3 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反向遗传学 | 第17-18页 |
1.4 主要实验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4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2.1.2 菌株及质粒 | 第19页 |
2.1.3 试剂及设备 | 第19-20页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34页 |
2.2.1 SlMYB10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2页 |
2.2.2 SlMYB10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 | 第22页 |
2.2.3 SlMYB10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29页 |
2.2.4 SlMYB102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验证 | 第29-31页 |
2.2.5 NaCl胁迫对野生型番茄和转基因番茄的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6 SlMYB102酵母双杂交自激活验证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3.1 SlMYB102基因的克隆 | 第34页 |
3.2 SlMYB10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41页 |
3.2.1 SlMYB102蛋白的一级结构 | 第35-37页 |
3.2.2 SlMYB102蛋白的二级结构 | 第37页 |
3.2.3 SlMYB102蛋白的三级结构 | 第37-38页 |
3.2.4 SlMYB102蛋白与其他R2R3MYB蛋白的进化关系分析 | 第38页 |
3.2.5 SlMYB10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38-40页 |
3.2.6 SlMYB102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 第40-41页 |
3.3 SlMYB102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41-43页 |
3.3.1 SlMYB102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页 |
3.3.2 SlMYB102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41-42页 |
3.3.3 SlMYB102过表达植株转基因验证 | 第42页 |
3.3.4 SlMYB102过表达株系表达量检测 | 第42-43页 |
3.4 SlMYB102过表达株系表型初步观察 | 第43-45页 |
3.4.1 过表达SlMYB102提高了种子萌发速率 | 第43页 |
3.4.2 过表达SlMYB102影响植株高度 | 第43-44页 |
3.4.3 SlMYB102过表达株系的花、果外观与WT相比无显著变化 | 第44-45页 |
3.5 过表达SlMYB102增强了番茄植株的耐盐性 | 第45-51页 |
3.5.1 NaCl胁迫下SlMYB102及盐胁迫响应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45-46页 |
3.5.2 转基因株系不同组织中SlMYB102表达量检测 | 第46-47页 |
3.5.3 NaCl胁迫对WT和过表达株系幼苗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4 NaCl对WT及转基因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3.6 SlMYB102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 第51-52页 |
4 讨论 | 第52-55页 |
4.1 SlMYB102定位于细胞核中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 | 第52页 |
4.2 SlMYB102的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4.3 野生型与转基因番茄株高差异分析 | 第53页 |
4.4 SlMYB102可能参与了番茄中多个盐胁迫响应信号转导通路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