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概述 | 第12-16页 |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1.3.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4-15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0页 |
| 2.1 研究区地貌 | 第16页 |
| 2.2 研究区气候 | 第16-17页 |
| 2.3 研究区水文 | 第17页 |
| 2.4 研究区植被 | 第17-18页 |
| 2.5 研究区土壤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 3.1 研究材料收集与处理 | 第20-23页 |
| 3.1.1 遥感影像数据 | 第20页 |
| 3.1.2 气候数据 | 第20-22页 |
| 3.1.3 地形数据 | 第22页 |
| 3.1.4 NDVI数据 | 第22-23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 3.2.1 高寒草甸上界提取方法 | 第23-24页 |
| 3.2.2 高寒草甸上界分布时空变化分析 | 第24页 |
| 3.2.3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 | 第24-25页 |
| 3.2.4 局部均值简单克里格空间插值法 | 第25-26页 |
| 3.2.5 最大值合成法 | 第26页 |
| 3.2.6 相关分析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1990-2015研究区气候变化 | 第28-32页 |
| 4.1 年平均气温变化 | 第29页 |
| 4.2 年降水量变化 | 第29-30页 |
| 4.3 多年月值气候要素变化 | 第30页 |
| 4.4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五章 1990s-2010s祁连山高寒草甸上界分布时空变化 | 第32-45页 |
| 5.1 1990s-2010s研究区过渡带上高寒草甸分布面积变化 | 第32-34页 |
| 5.2 1990s-2010s祁连山高寒草甸上界分布空间变化 | 第34-43页 |
| 5.2.1 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甸上界变化情况 | 第34-38页 |
| 5.2.2 不同坡度高寒草甸上界变化情况 | 第38-41页 |
| 5.2.3 不同坡向高寒草甸上界变化情况 | 第41-43页 |
| 5.3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祁连山高寒草甸上界分布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 | 第45-53页 |
| 6.1 研究区过渡带NDVI变化及其与气侯变化关系 | 第45-46页 |
| 6.2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上界分布变化的影响 | 第46-53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学习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图件列表 | 第64-65页 |
| ListofFigures | 第65-66页 |
| 表格列表 | 第66-67页 |
| ListofTables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