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绩影响的实证对比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历史概况 | 第8-9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10-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16-24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 | 第16-17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功能 | 第17-18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 | 第18-19页 |
·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 | 第19-21页 |
·金融衍生产品对企业业绩影响理论综述 | 第21-2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外汇衍生产品与利率衍生产品 | 第24-36页 |
·外汇衍生产品发展历程 | 第24-28页 |
·我国外汇交易市场发展回顾 | 第24-25页 |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 第25-26页 |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及影响 | 第26-28页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历程 | 第28-33页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提出与基本思路 | 第28-29页 |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 第29页 |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及影响 | 第29-30页 |
·主要利率衍生产品的发展 | 第30-33页 |
·股权式衍生产品基础理论 | 第33-36页 |
·中国权证市场发展回顾 | 第33-35页 |
·股权分置改革与权证市场的重新建立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概念模型构建及假设的提出 | 第36-42页 |
·本研究概念模型的建立及假设提出 | 第36-37页 |
·研究变量的选取和设置 | 第37-39页 |
·银行业绩变量的选取 | 第37-38页 |
·衍生产品变量的选取 | 第38-39页 |
·其他影响银行业绩的变量选取 | 第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2页 |
·利率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39-40页 |
·外汇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40-41页 |
·其它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金融衍生产品实证对比分析 | 第42-60页 |
·实证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 | 第43-44页 |
·样本的频率分析 | 第44-46页 |
·被调查银行本身的样本频率分析 | 第44-45页 |
·被调查银行的产权性质的频率分析 | 第45页 |
·被调查银行的数据年份的频率分析 | 第45-46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总样本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页 |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趋势分析 | 第48-50页 |
·相关分析 | 第50-55页 |
·国有商业银行相关分析 | 第51-53页 |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分析 | 第53-55页 |
·回归分析 | 第55-57页 |
·结论及启示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启示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