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多中继协作分集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1 绪论 | 第6-10页 |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6-7页 |
| 1.2 协作分集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7-9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 2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与仿真分析 | 第10-30页 |
| 2.1 MIMO系统 | 第10-13页 |
| 2.2 协作分集技术 | 第13-15页 |
| 2.2.1 协作分集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2.2.2 协作分集技术的优点 | 第14-15页 |
| 2.3 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 | 第15-18页 |
| 2.3.1 选择式合并(SC) | 第15-16页 |
| 2.3.2 最大比合并(MRC) | 第16-17页 |
| 2.3.3 等增益合并(EGC) | 第17-18页 |
| 2.3.4 三种合并方式的仿真比较 | 第18页 |
| 2.4 协作分集的转发协议 | 第18-24页 |
| 2.4.1 放大转发AF | 第19-20页 |
| 2.4.2 译码转发DF | 第20-22页 |
| 2.4.3 编码协作CC | 第22-24页 |
| 2.5 三种协作分集协议的仿真和比较 | 第24-28页 |
| 2.5.1 AF的仿真分析 | 第24-25页 |
| 2.5.2 DF的仿真分析 | 第25-26页 |
| 2.5.3 CC的仿真分析 | 第26-27页 |
| 2.5.4 三种协议比较的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3 基于多中继之间协作通信的系统 | 第30-46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AF和DF在多中继协作系统中的应用 | 第30-33页 |
| 3.3 多中继协作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3.4 接收端D为单天线的模型 | 第34-40页 |
| 3.4.1 双发单收天线的Alamouti方案 | 第34-38页 |
| 3.4.2 接收端为单天线的双中继协作通信系统 | 第38-40页 |
| 3.5 接收端D为双天线的模型 | 第40-45页 |
| 3.5.1 双发双收天线的Alamouti方案 | 第40-43页 |
| 3.5.2 接收端为双天线的双中继协作通信系统 | 第43-4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实验仿真分析 | 第46-50页 |
| 4.1 双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与不协作系统仿真比较 | 第46-47页 |
| 4.2 双天线协作通信系统与单天线系统仿真比较 | 第47-48页 |
| 4.3 双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仿真比较 | 第48-4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