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第18-32页 |
2.1 保留格式加密基本方法 | 第18-21页 |
2.1.1 Prefix方法 | 第18-19页 |
2.1.2 Cycle-Walking方法 | 第19页 |
2.1.3 Generalized-Feistel方法 | 第19-20页 |
2.1.4 基本方法总结 | 第20-21页 |
2.2 保留格式加密模型 | 第21-23页 |
2.2.1 FFSEM模型 | 第21-22页 |
2.2.2 FFX模型 | 第22-23页 |
2.2.3 加密模型总结 | 第23页 |
2.3 HDFS分布式存储框架 | 第23-28页 |
2.3.1 HDFS设计目标 | 第23-24页 |
2.3.2 HDFS架构 | 第24-26页 |
2.3.3 HDFS工作流程 | 第26-28页 |
2.4 Spark分布式计算框架 | 第28-30页 |
2.4.1 spark的框架结构 | 第28-29页 |
2.4.2 spark的工作流程 | 第29-30页 |
2.4.3 spark的核心——RDD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结构化数据的保留格式加密方案 | 第32-56页 |
3.1 基于二分段高伪随机置换的基础FPE方案 | 第32-39页 |
3.1.1 基础FPE方案的结构 | 第32-34页 |
3.1.2 方案的具体构造设计 | 第34-35页 |
3.1.3 改进后的加密方案 | 第35-37页 |
3.1.4 效率与安全性分析 | 第37-39页 |
3.2 结构化类型的保留格式加密方案 | 第39-49页 |
3.2.1 整数类型FPE方案 | 第40-42页 |
3.2.2 小数类型FPE方案 | 第42-43页 |
3.2.3 字符类型FPE方案 | 第43-45页 |
3.2.4 时间日期型FPE方案 | 第45-49页 |
3.2.5 安全性分析 | 第49页 |
3.3 强格式数据的保留格式加密通用模型 | 第49-53页 |
3.3.1 模型描述 | 第49-53页 |
3.3.2 模型对比 | 第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面向大数据发布的保留格式加密方案 | 第56-66页 |
4.1 保留段区间属性的保留格式加密方案 | 第56-60页 |
4.1.1 均衡段区间的FPE方案 | 第56-58页 |
4.1.2 非均衡段区间的FPE方案 | 第58-59页 |
4.1.3 安全性分析 | 第59-60页 |
4.2 基于大数据框架的保留格式加密计算技术 | 第60-65页 |
4.2.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60-62页 |
4.2.2 保留格式加密计算逻辑 | 第62-63页 |
4.2.3 分布式数据处理流程 | 第63-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 | 第66-80页 |
5.1 面向大数据的保留格式加密原型系统构建 | 第66-70页 |
5.1.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66-68页 |
5.1.2 系统部署与环境配置 | 第68-70页 |
5.2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70-73页 |
5.3 加密结果属性保留情况测试与分析 | 第73-77页 |
5.3.1 数据集选取与挖掘分析 | 第73-75页 |
5.3.2 保留格式加密对类目型特征的影响 | 第75-76页 |
5.3.3 保留格式加密对数值型特征的影响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总结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