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物联网环境下的距离边界协议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不足第12-17页
        1.2.1 距离边界协议层设计研究发展现状第12-15页
        1.2.2 距离边界协议的物理层实现研究发展状况第15-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7-18页
    1.4 本文主要贡献以及创新点第18-20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距离边界协议及其攻击介绍第21-31页
    2.1 距离边界协议第21-25页
        2.1.1 BC协议第21-23页
        2.1.2 HK协议第23-25页
    2.2 距离边界协议上的攻击第25-30页
        2.2.1 中继攻击第26页
        2.2.2 距离欺骗和猜测攻击第26-27页
        2.2.3 时钟攻击第27-28页
        2.2.4 恐怖主义攻击第28页
        2.2.5 距离劫持攻击第28-29页
        2.2.6 早检测、晚提交第29-30页
    2.3 本章总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抵抗时钟攻击的安全方案第31-43页
    3.1 同步时钟第32-34页
    3.2 在同步时钟上执行时钟攻击第34-36页
    3.3 抵抗时钟攻击的安全方案第36-38页
        3.3.1 基于同步时钟的校验和第37页
        3.3.2 频移响应信号的频率第37-38页
    3.4 安全分析第38-39页
    3.5 实验与评估第39-42页
    3.6 本章总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改进的距离边界协议设计与实现第43-73页
    4.1 设计与实现距离边界协议考虑因素第43-51页
        4.1.1 验证者上的考虑第43-48页
        4.1.2 证明者上的考虑第48-51页
        4.1.3 信道考虑第51页
    4.2 距离边界协议设计第51-53页
    4.3 距离边界的数据调制第53-57页
        4.3.1 步进调频连续波雷达第53-54页
        4.3.2 挑战调制第54-56页
        4.3.3 响应调制第56-57页
    4.4 基于步进调频连续波的距离边界协议物理层设计第57-58页
    4.5 仿真与评估第58-66页
        4.5.1 仿真实现第58-60页
        4.5.2 仿真参数第60-61页
        4.5.3 仿真结果及其评估第61-66页
    4.6 协议安全分析第66-68页
    4.7 噪声分析第68-72页
        4.7.1 信噪比和错误比特率第68-70页
        4.7.2 对噪声的回弹性能第70-72页
    4.8 本章总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5.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的银行OA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车牌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