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论文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论文逻辑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灾后重建项目与融资理论 | 第19-29页 |
2.1 灾后重建项目的定义及特点 | 第19-23页 |
2.1.1 灾后重建的定义 | 第19-21页 |
2.1.2 灾后重建项目的特殊性 | 第21-22页 |
2.1.3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2.2 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类型 | 第23-25页 |
2.2.1 非经营性项目 | 第24页 |
2.2.2 准经营性项目 | 第24页 |
2.2.3 经营性项目 | 第24-25页 |
2.3 工程项目融资决策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2.3.1 融资与融资模式的界定 | 第25页 |
2.3.2 成本效益理论 | 第25-26页 |
2.3.3 风险收益均衡理论 | 第26页 |
2.3.4 资金结构理论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初步分析 | 第29-43页 |
3.1 财政融资 | 第29-31页 |
3.1.1 中央财政 | 第30页 |
3.1.2 地方财政 | 第30-31页 |
3.2 债权融资模式 | 第31-36页 |
3.2.1 国内银行贷款 | 第31-32页 |
3.2.2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 第32-33页 |
3.2.3 发行债券融资 | 第33-34页 |
3.2.4 ABS债权融资 | 第34-36页 |
3.3 项目融资模式 | 第36-40页 |
3.3.1 BOT项目融资 | 第36-38页 |
3.3.2 发展中的PFI项目融资 | 第38-39页 |
3.3.3 发展中的PPP项目融资 | 第39-40页 |
3.4 社会捐款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的选择 | 第43-56页 |
4.1 融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4.1.1 灾后重建项目的因素 | 第43-44页 |
4.1.2 业主的因素 | 第44页 |
4.1.3 外部融资环境的因素 | 第44-45页 |
4.2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47页 |
4.2.1 融资模式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45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5-47页 |
4.3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选择模型 | 第47-54页 |
4.3.1 融资模式选择的定性分析 | 第47-50页 |
4.3.2 融资模式选择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4.3.3 融资模式选择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灾后重建项目融资模式案例分析 | 第56-61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56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56页 |
5.1.2 案例项目采用的融资模式 | 第56页 |
5.2 案例项目的融资模式具体分析 | 第56-60页 |
5.2.1 融资模式的使用 | 第56-58页 |
5.2.2 各建设项目选用的融资模式 | 第58页 |
5.2.3 对比与分析 | 第58-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1-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