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2章 高等学校校规的法律定位 | 第12-20页 |
2.1 高校的法律地位 | 第12-15页 |
2.1.1 我国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几种观点及审视 | 第12-14页 |
2.1.2 高校应然的法律地位——公务法人 | 第14-15页 |
2.2 高校校规的定性与剖析 | 第15-20页 |
2.2.1 高校校规的法律性质 | 第15-17页 |
2.2.2 高校校规的权力来源 | 第17-18页 |
2.2.3 高校校规的权力界限 | 第18-20页 |
第3章 对高等学校校规进行违宪审查的缘由 | 第20-31页 |
3.1 违宪校规与宪法基本原则的背离 | 第20-23页 |
3.1.1 与人民主权原则的背离 | 第20-21页 |
3.1.2 与基本人权原则的背离 | 第21-22页 |
3.1.3 与法治原则的背离 | 第22-23页 |
3.2 违宪校规侵犯大学生的宪法权利 | 第23-26页 |
3.2.1 侵犯大学生的受教育权 | 第23-24页 |
3.2.2 侵犯大学生的私有财产权 | 第24-25页 |
3.2.3 侵犯大学生的名誉权 | 第25页 |
3.2.4 侵犯大学生的申诉权 | 第25-26页 |
3.3 权力制约原则的切实要求 | 第26-27页 |
3.3.1 权力制约原则 | 第26-27页 |
3.3.2 校规接受违宪审查之于权力制约原则的体现 | 第27页 |
3.4 完善大学生宪法权利的救济途径 | 第27-31页 |
3.4.1 现行救济途径对大学生宪法权利保障之不足 | 第28-29页 |
3.4.2 校规接受违宪审查之于大学生宪法权利救济的体现 | 第29-31页 |
第4章 高等学校校规违宪审查制度的建构 | 第31-43页 |
4.1 对高校校规进行违宪审查的审查前提 | 第31-33页 |
4.1.1 大学生诉权的完善 | 第31-32页 |
4.1.2 穷尽其他救济 | 第32-33页 |
4.2 对高校校规进行违宪审查的审查模式 | 第33-37页 |
4.2.1 违宪审查的主要模式及利弊分析 | 第33-35页 |
4.2.2 选择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的原因 | 第35-36页 |
4.2.3 选择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的意义 | 第36-37页 |
4.3 对高校校规进行违宪审查的审查原则 | 第37-43页 |
4.3.1 法层级效力原则 | 第37-38页 |
4.3.2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 第38-39页 |
4.3.3 审查例外原则 | 第39-40页 |
4.3.4 社会利益原则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