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13-33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3-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第15-18页 |
二、研究思路、理论和方法 | 第18-26页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二)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6页 |
(三)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26页 |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6-27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7-33页 |
(一) 国内关于廉政文化的研究 | 第27-31页 |
(二) 国外关于廉政文化的研究 | 第31-33页 |
第一章 廉政文化要义分析 | 第33-49页 |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 第33-43页 |
(一) 廉政文化的含义 | 第33-40页 |
(二) 廉政文化是先进的政治文化 | 第40-41页 |
(三) 廉政文化的特征 | 第41-42页 |
(四) 廉政文化的功能 | 第42-43页 |
二、廉政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43-45页 |
(一) 思想理论 | 第43-44页 |
(二) 价值观念 | 第44页 |
(三) 伦理道德 | 第44-45页 |
(四) 制度规则 | 第45页 |
三、廉政文化的目标指向 | 第45-49页 |
(一) 廉洁从政 | 第46-47页 |
(二) 廉洁政府 | 第47页 |
(三) 廉洁政治 | 第47-49页 |
第二章 新时期廉政文化的思想渊源 | 第49-80页 |
一、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经验总结 | 第49-65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倡廉的探索与实践 | 第49-50页 |
(二) 列宁关于廉政建设的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三) 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历程和评价 | 第51-65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 | 第65-71页 |
(一)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思想 | 第65-67页 |
(二) 传统文化中有较为系统的廉政制度体系 | 第67-69页 |
(三)对传统廉政文化的“扬弃” | 第69-71页 |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71-80页 |
(一) 西方国家廉政文化渊源概述 | 第71页 |
(二) 美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71-73页 |
(三) 芬兰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73-75页 |
(四) 新加坡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75-77页 |
(五) 香港地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第77-80页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第80-86页 |
一、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第80-83页 |
(一) 廉政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 第80-81页 |
(二)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 第81-82页 |
(三) 廉政文化建设是抵制腐败文化的有力武器 | 第82-83页 |
二、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 第83-86页 |
(一) 文化因素是转型期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 第83-84页 |
(二)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 第84页 |
(三) 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反腐倡廉良好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 | 第84-86页 |
第四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问题和根源分析 | 第86-109页 |
一、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 第86-92页 |
(一) 廉政建设意识更加自觉、自信 | 第86-87页 |
(二) 廉政教育扎实推进 | 第87-88页 |
(三) 廉政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 第88-89页 |
(四) 廉政文化载体渐成规模 | 第89-90页 |
(五) 廉政文化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 | 第90-91页 |
(六) 廉政文化覆盖面逐步扩大 | 第91页 |
(七) 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 第91-92页 |
二、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92-100页 |
(一) 廉政建设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深入 | 第92-94页 |
(二) 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庸俗化等问题 | 第94-96页 |
(三) 对腐朽文化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重视不够 | 第96-99页 |
(四) 廉政文化建设存在过度产业化倾向 | 第99-100页 |
三、廉政文化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第100-109页 |
(一) 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存在缺陷 | 第100-102页 |
(二) 廉政文化建设脱离生活本源 | 第102-103页 |
(三) 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严重缺失 | 第103-107页 |
(四) 廉政文化建设对利益冲突关注不够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 第109-138页 |
一、着力构建廉政价值体系 | 第109-113页 |
(一) 廉政价值体系的功能 | 第110页 |
(二) 构建廉政核心价值体系 | 第110-113页 |
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 | 第113-118页 |
(一) 构建伦理道德制度规范 | 第114-115页 |
(二) 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和修养 | 第115-116页 |
(三) 培育廉政的社会环境 | 第116-118页 |
三、加强廉政制度体系建设 | 第118-126页 |
(一) 加强基础性、支撑性制度建设 | 第118-120页 |
(二) 加强权力运行机制建设 | 第120-123页 |
(三) 加强程序性制度建设 | 第123页 |
(四) 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 | 第123-124页 |
(五)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 第124-126页 |
四、廉政文化建设关键环节分析 | 第126-129页 |
(一) 廉政价值体系、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 | 第126-127页 |
(二) 廉政文化的巩固、深化和广泛传播 | 第127-128页 |
(三) 廉政文化的“潜移默化” | 第128-129页 |
五、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 | 第129-133页 |
(一) 进一步强化人大的职能作用 | 第130页 |
(二) 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 第130-131页 |
(三) 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 | 第131-133页 |
六、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 第133-138页 |
(一) 完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体制 | 第133-134页 |
(二) 健全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 第134页 |
(三) 构建廉政文化建设评估机制 | 第134-138页 |
结语 | 第138-13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9-158页 |
致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