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工作 | 第12-13页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IEEE 802.15.4标准的研究 | 第15-25页 |
第一节 ZIGBEE体系框架 | 第15-17页 |
·ZigBee体系结构 | 第15-16页 |
·ZigBee设备 | 第16-17页 |
第二节 IEEE 802.15.4标准介绍 | 第17-19页 |
·IEEE 802.15.4标准特点 | 第17页 |
·IEEE802.15.4标准物理层 | 第17-18页 |
·IEEE802.15.4标准MAC层 | 第18-19页 |
第三节 IEEE 802.15.4功能的深入分析 | 第19-24页 |
·网络拓扑和拓扑形成 | 第19-20页 |
·工作模式 | 第20页 |
·帧结构 | 第20-23页 |
·超帧简介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时应用下的GTS传输机制 | 第25-40页 |
第一节 IEEE802.15.4三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比较 | 第25-30页 |
·直接传输与间接传输 | 第25-26页 |
·超帧与GTS机制 | 第26-28页 |
·GTS的分配 | 第28-29页 |
·GTS机制与其他两种传输方式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应用网络微积分GTS机制的时延边界分析 | 第30-37页 |
·网络微积分的重要概念 | 第31-32页 |
·到达曲线与服务曲线模型的选取 | 第32-33页 |
·GTS下服务曲线的推导与时延边界分析 | 第33-36页 |
·普遍的n时隙GTS机制时延边界推导公式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实时应用下GTS参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组网连接的分析和基于时间敏感的改进 | 第40-55页 |
第一节 标准的组网连接机制分析及其问题 | 第40-44页 |
·信道扫描机制分析及问题 | 第40-42页 |
·连接过程的分析及问题 | 第42-44页 |
第二节 FAM机制的提出 | 第44-47页 |
·FAM信道扫描机制 | 第44-46页 |
·FAM连接机制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仿真与性能评估 | 第47-54页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47页 |
·仿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环境的设定 | 第47-49页 |
·信道扫描机制改进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连接过程改进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ZIGBEE开发平台下的实现 | 第55-70页 |
第一节 开发平台介绍 | 第55-56页 |
·硬件开发平台JN5121 | 第55页 |
·软件协议栈 | 第55-56页 |
第二节 系统设计 | 第56-60页 |
·场景设计 | 第56-58页 |
·计时统计方式 | 第58页 |
·数据帧格式设计 | 第58-60页 |
第三节 软件设计实现 | 第60-65页 |
·终端设备程序流程 | 第60-63页 |
·PAN协调器程序流程 | 第63-64页 |
·上位机软件 | 第64-65页 |
第四节 实测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3页 |
第一节 本文总结 | 第70-71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