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

新疆西准噶尔托里县野马井一带成矿预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第8-10页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8-10页
        1.2.2 未来发展趋势第10页
    1.3 研究区自然条件第10-11页
        1.3.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第11页
        1.3.2 自然地理与交通位置第11页
    1.4 前人研究情况第11-13页
        1.4.1 区域地质调查第11页
        1.4.2 矿产地质调查第11-12页
        1.4.3 地球物理、化学勘查第12-13页
        1.4.4 遥感地质研究第13页
        1.4.5 前人成绩及存在问题第13页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14-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第15-25页
    2.1 区域地质第15-20页
        2.1.1 地层第15-18页
        2.1.2 构造第18页
        2.1.3 侵入岩第18-19页
        2.1.4 火山岩第19页
        2.1.5 变质岩第19-20页
    2.2 区域矿产及成矿规律第20-25页
        2.2.1 成矿区带第20页
        2.2.2 矿产类型第20页
        2.2.3 时空分布与产出条件第20-22页
        2.2.4 研究区主要矿床(点)第22-25页
第三章 区域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第25-33页
    3.1 金矿床第25-29页
        3.1.1 哈图金矿第25-27页
        3.1.2 萨尔托海金矿第27-29页
    3.2 包古图斑岩铜矿第29-33页
第四章 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第33-36页
    4.1 托里一带金矿床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第33-34页
        4.1.1 成矿模式第33页
        4.1.2 找矿模式第33-34页
    4.2 包古图斑岩铜矿床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第34-36页
        4.2.1 成矿模式第34-35页
        4.2.2 找矿模型第35-36页
第五章 成矿预测技术方法第36-53页
    5.1 信息量法预测第36-39页
        5.1.1 单元格的划分第36-37页
        5.1.2 确定找矿标志及找矿信息量第37-38页
        5.1.3 计算各单元的信息量总和第38页
        5.1.4 建立找矿信息量预测模式及单元预测第38-39页
    5.2 基于 BP 神经网络对研究区已知矿种(Au、Cu、Cr)成矿预测第39-45页
        5.2.1 BP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及步骤第40-41页
        5.2.2 网格地质情况数字化第41-43页
        5.2.3 预测结果及分析第43-45页
    5.3 地质、化探异常综合分析第45-50页
        5.3.1 地球化学异常图第45-48页
        5.3.2 地质、化探异常叠加与综合分析第48-50页
    5.4 ETM+图像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第50-53页
        5.4.1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理论基础第51页
        5.4.2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第51-53页
第六章 靶区圈定及地质论证第53-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收益现值法的水资源资产价值研究--以安康市汉滨区为例
下一篇:黑方台Q3黄土强度变形特性及其破坏准则的真三轴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