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18页 |
2.1 实验对象及分组 | 第12页 |
2.2 标本采集 | 第12页 |
2.3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2.3.1 人 MIC-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 | 第12-13页 |
2.3.2 人 REG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 | 第13页 |
2.3.3 CA199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 | 第13页 |
2.4 主要仪器 | 第13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13-16页 |
2.5.1 MIC-1 的测定方法 | 第13-15页 |
2.5.2 REG4 的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2.5.3 CA19-9 的测定方法 | 第16页 |
2.6 诊断试验评价指标 | 第16-17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25页 |
3.1 MIC-1 和 REG4 的标准曲线 | 第18-19页 |
3.2 三组血清 MIC-1 和 REG4 水平比较 | 第19-20页 |
3.2.1 血清 MIC-1 水平的比较 | 第19页 |
3.2.2 血清 REG4 水平的比较 | 第19-20页 |
3.3 MIC-1、REG4 与 CA199 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 第20-22页 |
3.3.1 MIC-1 与 CA199 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 第20-21页 |
3.3.2 REG4 与 CA199 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 第21-22页 |
3.4 MIC-1、REG4 与 CA19-9 对胰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价值的比较 | 第22-23页 |
3.5 胰腺癌血清 MIC-1、REG4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 第23-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0-31页 |
第6章 展望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7-38页 |
综述 | 第38-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