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岚河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 特色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SWAT模型介绍 | 第15-22页 |
2.1 SWAT模型概述 | 第15页 |
2.2 SWAT模型结构 | 第15-16页 |
2.3 SWAT模型原理 | 第16-20页 |
2.3.1 水文循环陆面部分 | 第16-19页 |
2.3.2 水文循环水面部分 | 第19-20页 |
2.4 SWAT模型的选择 | 第20-22页 |
2.4.1 模型的选择标准 | 第20页 |
2.4.2 SWAT模型选择的理由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流域概况 | 第22-25页 |
3.1 地理位置 | 第22页 |
3.2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3.3 水文气象 | 第23页 |
3.4 社会经济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流域水文气象特性 | 第25-38页 |
4.1 水文气象特性分析方法简介 | 第25-26页 |
4.1.1 滑动平均法 | 第25页 |
4.1.2 累积距平法 | 第25页 |
4.1.3 Mann-Kendall检验法 | 第25-26页 |
4.2 气温变化特性分析 | 第26-29页 |
4.2.1 年际变化 | 第26-28页 |
4.2.2 年内变化 | 第28-29页 |
4.3 降水变化特性 | 第29-31页 |
4.3.1 年际变化 | 第29-31页 |
4.3.2 年内分配 | 第31页 |
4.4 径流变化特性 | 第31-34页 |
4.4.1 年际变化 | 第31-33页 |
4.4.2 年内分配 | 第33-34页 |
4.5 蒸发变化特性 | 第34-36页 |
4.5.1 年际变化 | 第34-35页 |
4.5.2 年内分配 | 第35-3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基于SWAT模型的岚河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 第38-58页 |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8-42页 |
5.1.1 数字高程模型(DEM) | 第38-39页 |
5.1.2 土地利用数据 | 第39-40页 |
5.1.3 土壤数据 | 第40-41页 |
5.1.4 水文气象站点及其数据 | 第41-42页 |
5.2 岚河流域SWAT模型的构建 | 第42-49页 |
5.2.1 流域河网生成 | 第42-43页 |
5.2.2 子流域划分 | 第43-44页 |
5.2.3 水文响应单元确定 | 第44-49页 |
5.2.4 气象数据输入 | 第49页 |
5.2.5 模型运行 | 第49页 |
5.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9-51页 |
5.3.1 敏感性分析方法和原理 | 第49-50页 |
5.3.2 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5.4 模型参数校准与验证 | 第51-52页 |
5.4.1 参数率定方法 | 第51页 |
5.4.2 适用性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5.5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 | 第52-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气候变异情景的水资源响应研究 | 第58-68页 |
6.1 气候变化的情景设计 | 第58-59页 |
6.2 水文要素敏感性的定义 | 第59页 |
6.3 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 第59-62页 |
6.3.1 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59-61页 |
6.3.2 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的影响 | 第61-62页 |
6.4 气候变化对地下径流的影响 | 第62-64页 |
6.4.1 地下径流对气候的敏感性分析 | 第62-63页 |
6.4.2 气候变化对地下径流的年内分配影响 | 第63-64页 |
6.5 气候变化对土壤水的影响 | 第64-66页 |
6.5.1 土壤水对气候的敏感性分析 | 第64-65页 |
6.5.2 气候变化对土壤湿度的年内分配影响 | 第65-6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7.1 结论 | 第68-69页 |
7.2 展望 | 第69-71页 |
7.2.1 存在不足 | 第69-70页 |
7.2.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
主持完成或参加的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