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1.3 本文组织与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微博传播分析及其可视化展示 | 第19-25页 |
2.1 光的衍射模型 | 第19-20页 |
2.2 微博传播流程图 | 第20-22页 |
2.3 绘制微博扩散转发状态图 | 第22-25页 |
2.3.1 布局算法 | 第22-25页 |
第3章 微博转发分析 | 第25-32页 |
3.1 Markov链的基本知识 | 第25-26页 |
3.1.1 Markov链的定义 | 第25页 |
3.1.2 满足条件 | 第25-26页 |
3.2 Markov微博转发扩散模型 | 第26-27页 |
3.2.1 符号约定 | 第26页 |
3.2.2 模型描述 | 第26-27页 |
3.3 消息重复率分析 | 第27-29页 |
3.4 粉丝数量增长分析 | 第29页 |
3.5 模型分析 | 第29-32页 |
第4章 微博评价分析 | 第32-36页 |
4.1 微博评价分析 | 第32-33页 |
4.1.1 水军存在的情况(非正常) | 第32页 |
4.1.2 水军不存在的情况 | 第32-33页 |
4.2 微博总影响力评价模型 | 第33-35页 |
4.2.1 回归分析 | 第33-34页 |
4.2.2 微博总影响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3 评价微博好坏 | 第35-36页 |
第5章 最优方案 | 第36-38页 |
5.1 微博信息传播模式 | 第36页 |
5.2 方法描述 | 第36-38页 |
第6章 合理化建议 | 第38-40页 |
第7章 软件实现 | 第40-45页 |
7.1 打开与保存 | 第40-41页 |
7.2 功能 | 第41-42页 |
7.3 可视化展示 | 第42-45页 |
第8章 结论 | 第45-47页 |
8.1 模型的优点 | 第45页 |
8.2 模型的缺点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