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缘由第8-9页
    1.2 研究状况第9-11页
        1.2.1 国内研究状况第9-11页
        1.2.2 国外研究状况第11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11-16页
        1.3.1 食品安全的基本内涵第11-13页
        1.3.2 食品安全的要素第13-14页
        1.3.3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概念第14-15页
        1.3.4 食品安全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落实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意义第17-20页
    2.1 关系国计民生的安全大事第17-18页
    2.2 实施制度化、法制化管理的必要过程第18-20页
3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现状第20-30页
    3.1 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第20-23页
        3.1.1 食源性污染严重第20-21页
        3.1.2 多种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第21-22页
        3.1.3 食品链中的安全隐患第22-23页
    3.2 食品安全问题政府监管的历程第23-25页
        3.2.1 1949—1978年的起步阶段第23-24页
        3.2.2 1978—1994年的恢复阶段第24页
        3.2.3 1995—2009年的发展阶段第24-25页
        3.2.4 2009年至今的转型阶段第25页
    3.3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5-30页
        3.3.1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第26-27页
        3.3.2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第27-28页
        3.3.3 检测检验标准混乱,引发食源性污染第28页
        3.3.4 食品行业自律性较差第28-29页
        3.3.5 风险评估能力较低第29-30页
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第30-37页
    4.1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理论基础第30-31页
        4.1.1 公共物品理论第30页
        4.1.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30页
        4.1.3 公共治理理论第30-31页
    4.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实践第31-36页
        4.2.1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第31-32页
        4.2.2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第32-35页
        4.2.3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5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第37-45页
    5.1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第37-40页
        5.1.1 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第37-38页
        5.1.2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第38-40页
    5.2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第40-42页
        5.2.1 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部门权责第40-41页
        5.2.2 构建多中心的监管行为主体第41-42页
    5.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标准第42页
    5.4 扶持行业协会发展,提高行业自律水平第42-43页
    5.5 风险评估、信用等级体系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消费“示范效应”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