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1.2.1 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动态 | 第11-16页 |
1.2.1.1 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动态的解析法研究 | 第12-15页 |
1.2.1.2 滨海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6页 |
1.2.2 滨海含水层系统中溶质运移 | 第16-19页 |
1.2.3 海底地下水排泄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1-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5-29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7页 |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9页 |
2.2.1 含水层组 | 第27页 |
2.2.2 地下水运动规律 | 第27-29页 |
第3章 潮滩多层含水层系统中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的定量模拟研究 | 第29-65页 |
3.1 野外实际观测 | 第29-32页 |
3.1.1 场地概况 | 第29-30页 |
3.1.2 野外观测方法 | 第30-32页 |
3.2 数据初步分析 | 第32-34页 |
3.2.1 海潮 | 第32-33页 |
3.2.2 渗出面发育判断 | 第33-34页 |
3.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34-41页 |
3.3.1 控制方程 | 第34-35页 |
3.3.2 边界和初始条件 | 第35-37页 |
3.3.3 数值模拟过程 | 第37-38页 |
3.3.4 模型参数识别 | 第38-41页 |
3.4 观测数据和模拟结果对比 | 第41-45页 |
3.4.1 水头 | 第41-44页 |
3.4.2 盐度 | 第44-45页 |
3.5 敏感性分析 | 第45-53页 |
3.5.1 渗透系数 | 第45-49页 |
3.5.2 内陆边界条件 | 第49-50页 |
3.5.3 渗出面 | 第50-52页 |
3.5.4 弥散度 | 第52-53页 |
3.6 潮滩中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 | 第53-62页 |
3.6.1 潮滩的水动力特征 | 第53-58页 |
3.6.2 大范围渗出面 | 第58-59页 |
3.6.3 越流 | 第59-60页 |
3.6.4 海底地下水排泄量(SGD) | 第60-6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4章 评估平缓海滩中海底地下水排泄量的新方法 | 第65-79页 |
4.1 背景介绍 | 第65页 |
4.2 估算方法 | 第65-67页 |
4.3 实际应用研究 | 第67-75页 |
4.3.1 潮汐作用下的滨海潮滩 | 第68-71页 |
4.3.2 海浪影响下的滨海潮滩 | 第71-75页 |
4.4 敏感性分析 | 第75-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海浪引起的潮下带海底地下水排泄 | 第79-94页 |
5.1 背景介绍 | 第79页 |
5.2 模型建立及解析解 | 第79-84页 |
5.2.1 数学模型 | 第79-80页 |
5.2.2 解析解的推导 | 第80-83页 |
5.2.2.1 含水层中地下水头波动的解析解 | 第80-82页 |
5.2.2.2 海底地下水排泄量的解析解 | 第82-83页 |
5.2.3 解析解的讨论 | 第83-84页 |
5.3 应用及实例分析 | 第84-89页 |
5.3.1 实验装置介绍 | 第84-86页 |
5.3.2 参数反求 | 第86-87页 |
5.3.3 实例分析 | 第87-89页 |
5.4 潮下带海底地下水排泄量(SGD) | 第89-93页 |
5.4.1 海浪引起的潮下带SGD | 第89-91页 |
5.4.2 结果分析讨论 | 第91-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6.1 结论 | 第94-96页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录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