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驱油实验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6页 |
| 1.2.1 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 第8-13页 |
| 1.2.2 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纳米颗粒在驱油方面的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性能分析与改性 | 第17-25页 |
| 2.0 实验背景 | 第17页 |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17-18页 |
| 2.2 实验方法与机理分析 | 第18-20页 |
| 2.2.1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2.2.2 改性原理分析 | 第19-20页 |
| 2.3 压汞实验数据 | 第20页 |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0-24页 |
| 2.4.1 滤膜通过性 | 第20-22页 |
| 2.4.2 粒度分析 | 第22页 |
| 2.4.3 长期稳定性 | 第22-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理化性能 | 第25-32页 |
| 3.0 引言 | 第25页 |
| 3.1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页 |
| 3.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5-27页 |
| 3.4 滤膜通过性 | 第27-28页 |
| 3.5 粒度分析 | 第28-30页 |
| 3.6 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30-31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纳米颗粒驱油的实验性能评价 | 第32-45页 |
| 4.0 引言 | 第32页 |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 4.3.1 不同携带体系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34-38页 |
| 4.3.2 不同渗透率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3.3 不同注入速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39-42页 |
| 4.3.4 不同注入段塞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