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JPEG2000标准简介 | 第12-15页 |
1.3 GPU及CUDA概述 | 第15-17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 第21-41页 |
2.1 概述 | 第21-22页 |
2.2 图像预处理 | 第22-24页 |
2.2.1 图像数据分割(Tiling) | 第22页 |
2.2.2 直流电平移位(DC Level Shifting) | 第22-23页 |
2.2.3 彩色分量变换(Multicomponent Transformations) | 第23-24页 |
2.3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4-28页 |
2.3.1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 | 第24-26页 |
2.3.2 提升结构算法的实现 | 第26-28页 |
2.4 量化 | 第28-29页 |
2.5 感兴趣区域编码 | 第29页 |
2.6 熵编码—优化截断嵌入式块编码(EBCOT) | 第29-39页 |
2.6.1 Tier1编码 | 第30-37页 |
2.6.2 Tier2编码 | 第37-39页 |
2.7 码率控制 | 第3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基于CUDA编程平台的GPU通用计算技术 | 第41-55页 |
3.1 GPU体系架构 | 第41-45页 |
3.2 CUDA编程模型 | 第45-50页 |
3.2.1 主机与设备 | 第45-46页 |
3.2.2 线程层次结构 | 第46-48页 |
3.2.3 CUDA程序架构 | 第48-50页 |
3.3 CUDA存储模型 | 第50-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算法在GPU上的并行设计与实现 | 第55-77页 |
4.1 优化方案的并行化分析及设计 | 第56-61页 |
4.1.1 并行化分析 | 第56-57页 |
4.1.2 并行化设计 | 第57-61页 |
4.2 预处理的并行设计 | 第61-63页 |
4.2.1 图像数据分割的并行设计 | 第61页 |
4.2.2 直流电平移位及彩色分量变换的并行设计 | 第61-63页 |
4.3 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并行设计 | 第63-71页 |
4.3.1 一维小波行列变换并行实现过程 | 第63-67页 |
4.3.2 提升结构算法并行实现过程 | 第67-71页 |
4.4 Tier1编码的并行设计 | 第71-75页 |
4.4.1 位平面编码的并行设计 | 第72-75页 |
4.4.2 MQ算术编码的并行设计 | 第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77-91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77-85页 |
5.1.1 硬件平台 | 第77-79页 |
5.1.2 软件环境 | 第79-85页 |
5.2 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85-90页 |
5.2.1 编码耗时对比测试 | 第85-88页 |
5.2.2 峰值信噪比(PSNR)对比测试 | 第88-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6.1 论文内容总结 | 第91-92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