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血压估计算法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局限性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高血压及相关生理参数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血压调节机制 | 第15-17页 |
2.2.1 血压的形成 | 第15-16页 |
2.2.2 神经调节对血压的作用 | 第16-17页 |
2.3 基于PTT的血压算法 | 第17-22页 |
2.3.1 心电信号采集处理 | 第17-19页 |
2.3.2 脉搏信号采集处理 | 第19-20页 |
2.3.3 脉搏波传输时间的获取 | 第20-21页 |
2.3.4 基于PTT的血压算法的理论推导 | 第21-22页 |
2.4 生理信号变异性 | 第22-25页 |
2.4.1 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 | 第23页 |
2.4.2 频域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PTT的血压算法评估以及生理变异性研究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基于PTT的血压算法估计效果评估 | 第26-31页 |
3.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3.2.2 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估计结果的比较 | 第28-31页 |
3.3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 第31-35页 |
3.3.1 HRV信号频域特性方法 | 第32页 |
3.3.2 HRV信号频谱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4 血压变异性的分析 | 第35-37页 |
3.4.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5页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5 基于PTT的血压算法对于高血压患者应用问题的分析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优化算法 | 第39-52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脉搏波强度比 | 第39-43页 |
4.2.1 脉搏波强度比的提出 | 第39-41页 |
4.2.2 PIR信号频谱分析 | 第41-43页 |
4.3 基于PTT-PIR的血压估计算法 | 第43-46页 |
4.4 基于PTT-PIR的血压估计算法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4.4.1 基于PTT-PIR血压估计算法的结果 | 第46-50页 |
4.4.2 算法结果对比以及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