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

多天线系统的物理层安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物理层安全概述第11-12页
    1.2 无线携能传输概述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结构第13-15页
第二章 干扰信道下的物理层安全第15-27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两用户干扰信道模型第15-17页
    2.3 干扰信道波束成形设计第17-23页
        2.3.1 基于CCCP和SCA的迭代算法第17-22页
        2.3.2 零空间波束成形设计第22-23页
    2.4 仿真结果第23-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存在不完美窃听信道信息的干扰网络物理层安全第27-39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干扰信道系统模型第27-29页
    3.3 存在信道向量误差的BF-AN设计(BF-AN with CVU)第29-33页
        3.3.1 椭圆信道向量误差模型第29-30页
        3.3.2 BF-AN联合设计第30-33页
    3.4 存在信道协方差误差的BF-AN设计(BF-AN with CCU)第33-34页
        3.4.1 椭圆信道协方差误差模型第33页
        3.4.2 BF-AN联合设计第33-34页
    3.5 仿真结果第34-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中继系统的物理层安全及能量收集第39-51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中继系统模型第39-43页
    4.3 安全速率最大化问题第43-47页
    4.4 发送功率最小化问题第47-48页
    4.5 仿真结果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多播中继系统下的安全波束成形设计第51-59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多播中继系统窃听模型第51-53页
    5.3 发送功率最小化问题第53-56页
    5.4 仿真结果第56-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论文总结第59-60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60-61页
附录 缩略语表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信息网络中星间协作传输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异构无线接入网络的性能研究与功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