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菌藻共生系统对废水中氮磷及重金属去除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1.1 细菌和藻类之间的竞争关系第11页
        1.1.2 细菌与藻类胞外聚合物之间的作用第11-12页
        1.1.3 细菌与藻类之间的共生关系第12页
    1.2 研究背景第12-19页
        1.2.1 菌藻共生系统的简介第12-13页
        1.2.2 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及解决第13-17页
        1.2.3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第17-19页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3.1 选题目的第19页
        1.3.2 选题意义第19-20页
    1.4 实验内容第20-21页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1-25页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1页
    2.2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第21-25页
        2.2.1 重金属镉的测定方法第21页
        2.2.2 生物膜ATP的测定第21-22页
        2.2.3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多糖的测定第22页
        2.2.4 总磷的测定第22-23页
        2.2.5 氨氮的测定第23-25页
3 菌藻共生系统的培养及挂膜第25-31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5页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页
        3.2.2 实验方法第25页
    3.3 菌藻共生系统的培养第25-28页
        3.3.1 菌藻的培养第25-27页
        3.3.2 挂膜第27-28页
    3.4 菌藻生长情况的表征第28-30页
        3.4.1 培养液中吸光度和叶绿素a随时间的变化第28-29页
        3.4.2 培养液细菌数目随时间的变化第29-30页
        3.4.3 生物膜EPS的提取第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第31-41页
    4.1 引言第31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1页
        4.2.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4.3 藻菌生物膜中ATP,多聚糖及蛋白质的变化第33-34页
        4.3.1 藻菌生物膜中ATP的变化第33-34页
        4.3.2 菌藻生物膜上多聚糖的变化第34页
    4.4 影响镉离子吸附效率的因素第34-37页
        4.4.1 pH对镉离子吸附效率的影响第34-35页
        4.4.2 温度对镉离子吸附效率的影响第35-36页
        4.4.3 离子强度对镉离子吸附效率的影响第36-37页
    4.5 污水中Cd的去除率和生物膜中Cd的积累第37-39页
        4.5.1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37-38页
        4.5.2 实验结论第38-39页
    4.6 生物膜中多聚糖与膜中镉离子含量关系第39-40页
        4.6.1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39页
        4.6.2 实验结论第39-40页
    4.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菌藻共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第41-51页
    5.1 引言第41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5.2.1 实验主要仪器第41页
        5.2.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5.3 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因素第42-49页
        5.3.1 固定化菌藻与悬浮菌藻脱氮除磷效果的比较第42-43页
        5.3.2 pH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第43-45页
        5.3.3 温度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5.3.4 饥饿程度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5.3.5 人工污水N/P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5.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52页
    6.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乡规划环境评价中环境容量核算分析研究--以兰州市柳泉乡为例
下一篇:羊毛—薄荷纤维机织物的开发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