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昆明乐居村和大理诺邓村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15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论文构成框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一章 村落保护的政策及相关研究现状第15-28页
    第一节 村落及传统村落的基本概念第15页
    第二节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政策梳理第15-21页
        一、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第15-19页
        二、云南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第19-20页
        三、国外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借鉴第20-21页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文献梳理第21-28页
        一、国外情况第22-24页
        二、国内情况第24-26页
        三、发展趋势第26-28页
第二章 田野点的状况第28-42页
    第一节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乐居村第30-36页
        一、历史上的乐居村第30-31页
        二、村落地理位置及资源状况第31页
        三、主体民族及其文化资源第31-33页
        四、建筑文化资源第33-34页
        五、村落变迁及其原因第34-36页
    第二节 大理诺邓村第36-42页
        一、历史上的诺邓村第36-38页
        二、建筑文化资源第38-39页
        三、以盐为生的村落变迁及其原因第39-42页
第三章 保护中的主要问题第42-54页
    第一节 宅基地政策的变化第42-47页
        一、宅基地所有权向使用权的转变,买卖权的逐步丧失第43-44页
        二、宅基地建房政策的转变第44-46页
        三、城镇化下的农村宅基地问题第46-47页
    第二节 房屋产权归属的模糊第47-49页
        一、房屋所有权的模糊第48页
        二、房屋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不完整第48-49页
    第三节 利益主体的诉求差异第49-54页
        一、村民诉求第49-51页
        二、旅游者诉求第51-52页
        三、企业诉求第52页
        四、政府工作人员诉求第52-54页
第四章 保护开发方式的比较第54-62页
    第一节 保护的不同形式第54-56页
        一、乐居村的保护形式第54-55页
        二、诺邓村的保护形式第55-56页
    第二节 不同生计的发展方式第56-59页
        一、乐居村的生计方式第56-57页
        二、诺邓村的生计方式第57-59页
    第三节 开发过程中的投入和营销第59-62页
        一、乐居村的投入和营销第59-60页
        二、诺邓村的投入和营销第60-62页
第五章 对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思考第62-69页
    第一节 保护中的人文第62-65页
        一、对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第62-63页
        二、对人所创造的村落实物的保护第63-64页
        三、对人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的保护第64-65页
    第二节 开发中的经营第65-69页
        一、对村落民族文化的开发经营第66-67页
        二、对村落个性发展的开发经营第67-69页
结语第69-71页
附录第71-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巴地区宗教多元性特点及其影响研究--以墨尔多寺为例
下一篇:晋系文字地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