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电法勘探论文

福州典型淤泥层电阻率特性及工程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土的电阻率模型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岩土电阻率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淤泥的工程特性第15-33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15-23页
        2.1.1 自然地理条件第15页
        2.1.2 区域地质背景第15-18页
        2.1.3 沿线土层剖面及分区第18-23页
    2.2 淤泥土性参数的概率分布特征第23-32页
        2.2.1 概率统计理论第23-26页
        2.2.2 研究区软土概率统计分析第26-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视电阻率测试及其应用第33-51页
    3.1 基本概念第33-35页
        3.1.1 电法装置第33页
        3.1.2 视电阻率第33页
        3.1.3 电极系第33-35页
    3.2 基本原理第35-38页
        3.2.1 均匀无限介质电场中电位与介质电阻率的关系第35-36页
        3.2.2 均匀无限介质电阻率的测量第36页
        3.2.3 井下非均质介质电阻率的测量第36-38页
    3.3 仪器的组成及操作流程第38-42页
        3.3.1 仪器组成第38-39页
        3.3.2 操作流程第39-41页
        3.3.3 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Ra的资料解释及应用第41-42页
    3.4 研究区域淤泥的电阻率变化规律第42-50页
    3.5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福州闽江河道软土的电阻率模型研究第51-59页
    4.1 闽江河道试验场地概况第51-52页
        4.1.1 试验孔的位置第51页
        4.1.2 闽江河道地层分布第51-52页
    4.2 闽江河道土的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2-55页
        4.2.1 各类土样的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第52-53页
        4.2.2 淤泥质土电阻率与物理力学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第53-55页
    4.3 闽江河道软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55-56页
    4.4 闽江河道软土电阻率模型的初步建立第56-58页
        4.4.1 软土电阻率模型建立第57页
        4.4.2 软土电阻率模型验证第57-58页
    4.5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基于电阻率测值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及可靠度分析第59-89页
    5.1 沿线各区代表段的电阻率及其力学指标间的关系分析第59-67页
        5.1.1 金祥-祥板区间电阻率变化及相关关系第59-61页
        5.1.2 五一广场-水部区间电阻率变化及相关关系第61-63页
        5.1.3 上洋站电阻率变化及相关关系第63-67页
        5.1.4 黏性土电阻率及其工程力学指标间关系的小结第67页
    5.2 基于单一土层电阻率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第67-71页
    5.3 基于单一土层电阻率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第71-83页
        5.3.1 Bayes优化第71-72页
        5.3.2 随机场理论第72-78页
        5.3.3 可靠度分析第78-82页
        5.3.4 单一土层的可靠度分析第82-83页
    5.4 基于实际工程电阻率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及其可靠度分析第83-87页
        5.4.1 淤泥第84-86页
        5.4.2 淤泥质土夹薄层砂第86-87页
    5.5 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9-91页
    结论第89-90页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6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个人简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井无线电波透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Er对5A0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