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协议分析与识别现状 | 第12-14页 |
1.2.2 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协议特征识别算法分析 | 第19-31页 |
2.1 协议分析与特征识别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2 协议分析与识别技术 | 第20-26页 |
2.2.1 基于聚类分析的协议识别 | 第20-24页 |
2.2.2 基于分类的协议识别 | 第24-26页 |
2.3 协议关键特征提取相关技术 | 第26-30页 |
2.3.1 n-gram模型 | 第26-27页 |
2.3.2 特征选择算法 | 第27-29页 |
2.3.3 基于零知识的协议分析与特征识别技术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比特流未知协议消息类型分析与识别研究 | 第31-53页 |
3.1 比特流协议数据的特点 | 第32-33页 |
3.2 比特流协议数据单元化方法 | 第33-37页 |
3.2.1 PMNGram算法 | 第33-36页 |
3.2.2 数据单元筛选 | 第36-37页 |
3.3 比特流未知协议的复合特征提取方法 | 第37-42页 |
3.3.1 PMFSE算法 | 第38-40页 |
3.3.2 MI-LIS算法 | 第40-42页 |
3.3.3 PMCFS算法 | 第42页 |
3.4 基于零知识的比特流协议消息分类方法 | 第42-45页 |
3.5 评价指标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3.5.1 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3.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比特流未知协议特征字段识别研究 | 第53-70页 |
4.1 协议消息数据帧中固定特征识别PMFFI算法 | 第54-57页 |
4.2 零知识下未知协议地址字段识别PMAD算法 | 第57-65页 |
4.3 零知识下未知协议消息格式的推断PMF-FSM算法 | 第65-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零知识的比特流协议识别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0-84页 |
5.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70-72页 |
5.1.1 引言 | 第70页 |
5.1.2 开发环境配置 | 第70-71页 |
5.1.3 系统框架设计 | 第71-72页 |
5.2 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72-77页 |
5.2.1 数据采集模块 | 第72-74页 |
5.2.2 协议识别模块 | 第74-75页 |
5.2.3 协议消息类型识别模块 | 第75页 |
5.2.4 协议通信地址探测模块 | 第75-77页 |
5.3 比特流协议识别分析系统测试 | 第77-83页 |
5.3.1 测试数据集 | 第77页 |
5.3.2 系统模块测试 | 第77-81页 |
5.3.3 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