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9-21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选题论证 | 第9-11页 |
三、学术史综述 | 第11-19页 |
四、学术要点 | 第19-21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一、明朝之前的官德思想概述 | 第23-32页 |
(一)先秦、秦汉时期原始、朴素的官德思想 | 第24-28页 |
1.先秦时期由“官方”走向“百家争鸣式”的官德初成 | 第24-26页 |
2.秦汉时期“德法”的整合与实践 | 第26-28页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官德思想的发展 | 第28-29页 |
(三)宋元时期“官德思想”建构的异处 | 第29-32页 |
二、明前期官德体系的形成与初构 | 第32-49页 |
(一)“百废待兴”的社会格局 | 第33-36页 |
(二)明前期“御官”的多向措施 | 第36-45页 |
1.法政相系 | 第37-41页 |
2.严典治官 | 第41-43页 |
3.彰贤教化 | 第43-45页 |
(三)明前期官德体系模式的初步形成 | 第45-49页 |
三、明中后期官德体系的失衡与重建 | 第49-65页 |
(一)明中后期社会的演变 | 第50-52页 |
(二)明中后期国家官员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 | 第52-63页 |
1.君德体系与官德体系之间的矛盾 | 第53-56页 |
2.官德体系重构中的驱动力和抑制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 第56-60页 |
3.官德体系中的“新生因素” | 第60-63页 |
(三)明中后期官德体系与明前期的不同之处 | 第63-65页 |
四、明代官德体系建构中的“繁本”与“开新” | 第65-83页 |
(一)明代官德体系对传统官德的继承 | 第65-69页 |
1.注重传统官德思想文化的教导 | 第66-68页 |
2.定官箴以勖勉百官 | 第68-69页 |
(二)明代官德体系的创新 | 第69-83页 |
1.加强法律的制约 | 第71-72页 |
2.政治体系转变的推动作用 | 第72-75页 |
3.监督体制的高效运作 | 第75-79页 |
4.明代特殊的官员俸禄制度 | 第79-83页 |
五、明代官德文化的实践力和辐射力 | 第83-88页 |
(一)官德文化概述 | 第83-84页 |
(二)官德文化对明代官员的激励与制约 | 第84-86页 |
(三)官德文化的借鉴作用 | 第86-88页 |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