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本论文研究的国际背景第10页
        1.1.2 本论文研究的国内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3-14页
        1.3.3 文献评述第14-15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1.4.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2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16页
        1.4.3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5页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第18-20页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第18页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第18-19页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第19-20页
    2.2 自主创新的概念第20-22页
        2.2.1 自主创新概念的界定第20-21页
        2.2.2 自主创新的特征第21-22页
    2.3 产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第22-25页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2页
        2.3.2 产业结构理论第22-23页
        2.3.3 自主创新与后发优势悖论第23-25页
            2.3.3.1 后发优势悖论的提出第23页
            2.3.3.2 关于后发优势悖论的解释第23-25页
第3章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第25-33页
    3.1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第25-28页
        3.1.1 产业规划日益完善,政策环境逐步成熟第25页
        3.1.2 产业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第25-26页
        3.1.3 形成全方位覆盖的产业布局第26-27页
        3.1.4 大批重点项目不断推进第27-28页
    3.2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因素第28-31页
        3.2.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第28页
        3.2.2 创新政策的大力支持第28-29页
        3.2.3 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第29-30页
        3.2.4 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第30页
        3.2.5 打造产业集群优势第30-31页
    3.3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1-33页
        3.3.1 产业链不够完整,核心技术缺失第31页
        3.3.2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政策执行乏力第31-32页
        3.3.3 融资机制不够健全第32页
        3.3.4 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健全第32-33页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第33-40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6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第33页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说明第33-36页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6-40页
        4.2.1 评价方法的比较第36-38页
        4.2.2 评价方法的确定第38-40页
第5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第40-52页
    5.1 数据的采集第40-41页
        5.1.1 数据规格设定第40页
        5.1.2 数据来源第40-41页
        5.1.3 数据处理第41页
            5.1.3.1 缺失值的替代第41页
            5.1.3.1 数据的标准化第41页
    5.2 结合数据横向分析四川省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第41-50页
        5.2.1 因子分析法适用性判断第41-42页
        5.2.2 构造因子变量第42-45页
        5.2.3 计算因子得分第45-47页
        5.2.4 因子分析结果第47-48页
        5.2.5 聚类分析结果第48-50页
    5.3 结合数据纵向分析四川省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第50页
    5.4 实证结果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提升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第52-56页
    6.1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第52页
    6.2 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拓展新产品市场第52-53页
    6.3 完善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机制第53-54页
    6.4 建立健全融资机制,提高产业投资效益第54页
    6.5 提高集成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第54-56页
结论及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省农民收入水平和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产业集群导向的国家级经开区转型研究--以上饶经开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