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机场跑道异物监测系统的现状 | 第11-14页 |
1.3 稀布阵列天线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机场跑道异物监测天线系统分析 | 第17-25页 |
2.1 机场跑道异物监测雷达简要分析 | 第17-21页 |
2.2 FOD监测雷达的天线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阵列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25-39页 |
3.1 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3.1.1 阵列天线的辐射场与方向乘积定理 | 第25-27页 |
3.1.2 平面阵列方向图函数 | 第27-28页 |
3.2 阵列天线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28页 |
3.3 阵列天线的种类 | 第28-38页 |
3.3.1 直线阵列天线 | 第28-31页 |
3.3.2 平面阵列天线 | 第31-38页 |
3.3.2.1 均匀矩形栅格的阵列天线 | 第31-33页 |
3.3.2.2 稀布矩形栅格平面阵列天线 | 第33-35页 |
3.3.2.3 圆形或椭圆形边界的矩形栅格平面阵列 | 第35-36页 |
3.3.2.4 稀布圆环阵列天线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稀布平面阵列天线优化 | 第39-59页 |
4.1 修正遗传算法的原理 | 第39-42页 |
4.1.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39页 |
4.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 第39-40页 |
4.1.3 修正遗传算法 | 第40-42页 |
4.2 修正遗传算法优化稀布圆环阵列天线 | 第42-48页 |
4.2.1 阵列的优化模型 | 第42页 |
4.2.2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优化操作过程 | 第42-46页 |
4.2.2.1 产生初始种群 | 第42-45页 |
4.2.2.2 遗传预处理和后处理 | 第45页 |
4.2.2.3 广义交叉和广义变异 | 第45-46页 |
4.2.3 仿真实例 | 第46-48页 |
4.3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稀布圆环阵列的降维优化 | 第48-52页 |
4.3.1 阵列的优化模型 | 第48页 |
4.3.2 圆环阵列和线性阵列的转换关系 | 第48-49页 |
4.3.3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优化操作过程 | 第49-51页 |
4.3.3.1 产生初始种群 | 第49-50页 |
4.3.3.2 广义交叉和广义变异 | 第50页 |
4.3.3.3 适应度计算 | 第50-51页 |
4.3.4 仿真实例 | 第51-52页 |
4.4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稀布圆环阵列天线的半径优化 | 第52-58页 |
4.4.1 阵列的优化模型 | 第52-53页 |
4.4.2 基于修正遗传算法的优化操作过程 | 第53-55页 |
4.4.2.1 产生初始种群 | 第53-54页 |
4.4.2.2 广义交叉和广义变异 | 第54页 |
4.4.2.3 适应度计算 | 第54-55页 |
4.4.3 仿真实例 | 第55-58页 |
4.4.3.1 优化阵元总数为201的稀布同心圆环阵列 | 第55-56页 |
4.4.3.2 优化阵元总数为142的稀布同心圆环阵列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稀布平面阵列天线优化 | 第59-70页 |
5.1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第59-64页 |
5.1.1 粒子群的基本概念 | 第59-60页 |
5.1.2 粒子群的一般表示 | 第60-62页 |
5.1.3 粒子群的操作过程 | 第62-63页 |
5.1.4 粒子群算法在阵列天线设计中的应用场景 | 第63-64页 |
5.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64-67页 |
5.2.1 速度调整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64-65页 |
5.2.2 增加扰动的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65-66页 |
5.2.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矩形栅格稀布平面阵列天线 | 第66-67页 |
5.3 仿真实例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