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熵方法的云服务选择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云服务选择问题 | 第12-13页 |
1.3 云服务选择的多属性决策研究 | 第13-14页 |
1.4 论文的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背景 | 第16-24页 |
2.1 云计算中的服务质量 | 第16-18页 |
2.1.1 云计算QoS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2.2 服务等级协议 | 第18-19页 |
2.3 QoS任务调度 | 第19-20页 |
2.4 云服务选择 | 第20-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的方法 | 第24-35页 |
3.1 基本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3.1.1 数据规范化和归一化处理 | 第24-25页 |
3.1.2 QR算法求解矩阵 | 第25-26页 |
3.2 层次分析法 | 第26-31页 |
3.2.1 构造层次结构树 | 第26-27页 |
3.2.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27-28页 |
3.2.3 一致性检验与层次排序 | 第28-30页 |
3.2.4 层次总排序 | 第30-31页 |
3.3 相对熵排序法 | 第31-32页 |
3.3.1 逼近理想点排序法 | 第31页 |
3.3.2 相对熵排序法 | 第31-32页 |
3.4 模糊熵 | 第32-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结合主客观分析的模糊熵方法 | 第35-46页 |
4.1 方法概述 | 第35-36页 |
4.2 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主观权重 | 第36-41页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树 | 第37-38页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8-39页 |
4.2.3 层次排序 | 第39-41页 |
4.3 改进相对熵方法计算贴近值 | 第41-43页 |
4.3.1 构造标准化决策矩阵 | 第41-42页 |
4.3.2 计算相对贴近值 | 第42-43页 |
4.4 结合主客观性分析的模糊熵方法进行排序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合主客观性分析的模糊熵方法的实现 | 第46-56页 |
5.1 FEMOSA方法主要功能模块 | 第46-47页 |
5.2 FEMOSA方法实验步骤 | 第47-53页 |
5.2.1 AHP方法获得主观权重 | 第48-50页 |
5.2.2 计算客观数据贴近度 | 第50-51页 |
5.2.3 计算模糊熵关联系数 | 第51-53页 |
5.3 实验对比 | 第53-54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5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硕士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