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黔东南地区志留系翁项群油砂储层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油砂概况第10页
        1.2.2 油砂资源的分布第10-11页
        1.2.3 国内外油砂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4 研究区油砂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6页
    2.1 地理环境特点第16页
    2.2 区域构造背景第16-20页
        2.2.1 区域构造特征第16-19页
        2.2.2 区域构造演化第19-20页
    2.3 区域地层及沉积特征第20-26页
        2.3.1 区域地层特征第20-23页
        2.3.2 区域沉积特征第23-26页
第3章 油砂地质特征第26-42页
    3.1 油砂基础地质特征第27-32页
        3.1.1 凯里地区油砂露头特征第27-31页
        3.1.2 麻江地区油砂露头特征第31-32页
    3.2 油砂沉积特征第32-35页
        3.2.1 野外剖面沉积相分析第32-33页
        3.2.2 单井沉积相分析第33-35页
    3.3 油砂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35-39页
        3.3.1 正构烷烃第35-36页
        3.3.2 无环异戊二烯类烷烃第36页
        3.3.3 萜类化合物第36-38页
        3.3.4 甾类化合物第38-39页
    3.4 油砂矿分布特征第39-42页
第4章 油砂储层特征第42-46页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42-43页
    4.2 储集空间特征第43页
    4.3 储层物性特征第43-45页
    4.4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第45-46页
第5章 储层含油性特征第46-50页
    5.1 油砂含油性特征第46-47页
    5.2 含油率测定方法第47-48页
    5.3 油砂的实测含油率及恢复含油率第48-50页
        5.3.1 实测含油率第48-49页
        5.3.2 恢复含油率第49-50页
第6章 油砂成矿条件分析及成藏模式第50-57页
    6.1 油砂成矿条件分析第50-54页
        6.1.1 烃源岩分析第50-53页
        6.1.2 储盖层及圈闭第53-54页
    6.2 油砂成藏期分析及成藏模式第54-57页
        6.2.1 成藏期分析第54-55页
        6.2.2 油砂成藏模式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3-64页
图版及说明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芦山城区地震动放大效应研究
下一篇: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锰矿床成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