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刑罚的运用论文

论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概述第12-16页
    (一)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的概念第12页
    (二)减刑能否被撤销的争论第12-16页
        1.学术之争第12-14页
        2.本文主张第14-16页
二、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的依据第16-24页
    (一)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6-19页
        1.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16-17页
        2.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是我国减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7页
        3.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是激励机制的根本要求第17-18页
        4.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与刑罚目的内在契合第18-19页
        5.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符合刑罚效益第19页
    (二)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存在现实需求第19-24页
        1.现行减刑制度呈现的不足需要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第19-20页
        2.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是正确行使刑罚权的需要第20页
        3.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对保障监管场所正常的监管秩序有重要作用第20-21页
        4.建立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对遏制犯罪人重新犯罪具有威慑作用第21-24页
三、国外减刑撤销制度的立法考察第24-30页
    (一)法国的减刑撤销制度第24-26页
    (二)美国的减刑撤销制度第26-27页
        1.定期刑的减刑及撤销第26-27页
        2.不定期刑的减刑及撤销第27页
        3.美国的减刑撤销制度第27页
    (三)加拿大的减刑撤销制度第27-30页
四、减刑撤销制度的具体构想第30-40页
    (一)服刑期间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第30-36页
        1.适用对象第31页
        2.适用期间第31-33页
        3.适用条件第33-34页
        4.适用主体第34-35页
        5.适用程序第35-36页
    (二)刑满释放后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第36-38页
        1.适用条件第36页
        2.考验期的设置第36-37页
        3.适用主体和程序第37-38页
    (三)末次减刑撤销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问题第38-39页
        1.末次减刑撤销与假释制度的衔接第38页
        2.末次减刑撤销与社区矫正的衔接第38页
        3.末次减刑撤销与累犯的衔接第38-39页
    (四)发生型减刑撤销制度的例外规定第39-40页
        1.减刑引起刑种变更的不得撤销第39页
        2.因重大立功所减刑期不得撤销第39-40页
五、犯罪人不服减刑撤销裁定的救济途径第40-42页
    (一)使犯罪人充分参与撤销减刑裁定的过程第40页
    (二)保证犯罪人申诉渠道的畅通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敲诈勒索罪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络盗窃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