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血清CK、IL-6及形态学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2.1 骨骼肌急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第11页
    2.2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机制第11-12页
        2.2.1 机械损伤学说第11页
        2.2.2 钙离子代谢紊乱学说第11-12页
        2.2.3 自由基学说第12页
        2.2.4 炎症反应学说第12页
    2.3 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第12-13页
    2.4 中医对骨骼肌急性损伤的认识第13页
    2.5 目前骨骼肌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第13-14页
        2.5.1 西医治疗第13-14页
        2.5.2 中医治疗第14页
    2.6 研究骨骼肌急性损伤实验模型第14-16页
        2.6.1 急性钝挫伤模型第15页
        2.6.2 急性牵拉伤模型第15页
        2.6.3 下坡跑损伤模型第15-16页
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3.1 实验材料第16-18页
        3.1.1 实验动物第16页
        3.1.2 实验动物饲养条件第16页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6-17页
        3.1.4 实验用药物及试剂第17-18页
    3.2 实验方法第18-21页
        3.2.1 实验造模、分组第18-19页
        3.2.2 给药剂量、途径、方法第19页
        3.2.3 常规观察第19页
        3.2.4 大鼠局部损伤症候观察第19页
        3.2.5 大鼠处死及取材第19-20页
        3.2.6 大鼠血清CK、IL-6 的检测第20页
        3.2.7 大鼠组织形态学的标本制备及观察第20-21页
        3.2.8 数据统计第21页
4 实验结果第21-27页
    4.1 实验中大鼠的基本情况第21-22页
    4.2 实验中大鼠骨骼肌急性顿挫伤后组织形态学结果第22-25页
    4.3 实验中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血清CK含量结果第25-26页
    4.4 实验中大鼠骨骼肌急性顿挫伤后血清IL-6 含量结果第26-27页
5 讨论第27-33页
    5.1 骨骼肌急性损伤模型选择第27页
    5.2 大鼠脱毛方式选择第27-28页
    5.3 大鼠麻醉方式选择第28页
    5.4 黄芪对骨骼肌急性损伤的作用第28-30页
        5.4.1 骨骼肌急性损伤的新认识第28-29页
        5.4.2 中药黄芪的功效特点第29页
        5.4.3 黄芪能促进骨骼肌急性损伤的愈合第29-30页
    5.5 黄芪对骨骼肌急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第30-33页
        5.5.1 黄芪对骨骼肌急性损伤后血清CK的影响第30-31页
        5.5.2 黄芪对骨骼肌急性损伤后血清IL-6 的影响第31-33页
    5.6 实验的不足第33页
6 结论第33页
7 参考文献第33-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量PCR检测早期梅毒皮损组织液的研究
下一篇:活血荣络片对AD模型小鼠AchE和ChAT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