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职业成长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职业成长概念 | 第11页 |
1.2.2 职业成长测量工具 | 第11-12页 |
1.2.3 职业成长影响因素 | 第12页 |
1.2.4 护士职业成长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3 社会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社会比较概念 | 第13页 |
1.3.2 社会比较类型 | 第13-14页 |
1.3.3 社会比较测量 | 第14-15页 |
1.3.4 社会比较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4 职业成长与社会比较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6.1 职业成长 | 第16页 |
1.6.2 社会比较 | 第16页 |
1.6.3 上行比较 | 第16页 |
1.6.4 下行比较 | 第16-17页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7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2.2 调查工具 | 第17-18页 |
2.2.1 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17页 |
2.2.2 爱荷华-荷兰社会比较倾向量表 | 第17-18页 |
2.2.3 职业成长量表 | 第18页 |
2.3 样本量估计 | 第18页 |
2.3.1 正式调查样本量 | 第18页 |
2.3.2 预调查样本量 | 第18页 |
2.4 抽样方法 | 第18-19页 |
2.5 资料收集 | 第19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19页 |
2.6.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9页 |
2.6.2 问卷质量控制 | 第19页 |
2.6.3 数据质量控制 | 第19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19-21页 |
2.7.1 预调查资料分析 | 第19-20页 |
2.7.2 正式调查资料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33页 |
3.1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的基本情况 | 第21-23页 |
3.2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得分情况 | 第23页 |
3.3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比较得分情况 | 第23-25页 |
3.4 一般资料对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的影响 | 第25-30页 |
3.5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与社会比较的相关性 | 第30页 |
3.6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0-3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3-42页 |
4.1 调查护士的基本情况 | 第33页 |
4.2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现状 | 第33-35页 |
4.2.1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能力提升现状 | 第33-34页 |
4.2.2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目标进展现状 | 第34页 |
4.2.3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晋升速度现状 | 第34-35页 |
4.2.4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报酬增长现状 | 第35页 |
4.3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比较现状 | 第35-37页 |
4.3.1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比较倾向现状 | 第35-36页 |
4.3.2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比较方向现状 | 第36-37页 |
4.4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4.4.1 科室 | 第37页 |
4.4.2 年龄 | 第37页 |
4.4.3 职称 | 第37-38页 |
4.4.4 人事关系 | 第38页 |
4.4.5 工作年限 | 第38页 |
4.4.6 工作目的 | 第38-39页 |
4.4.7 每月夜班次数 | 第39页 |
4.5 综合性三甲医院护士职业成长与社会比较的相关性 | 第39-41页 |
4.6 总结与启发 | 第41-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创新之处 | 第42页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A | 第49-50页 |
附录B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综述 | 第55-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