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贫困减缓的影响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3.1 可能的创新 | 第12页 |
1.3.2 可能的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1 普惠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 | 第13-14页 |
2.1.2 贫困与贫困减缓 | 第14-15页 |
2.2 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基本理论 | 第15-21页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5-17页 |
2.2.2 贫困与贫困减缓理论 | 第17-19页 |
2.2.3 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理论 | 第19-20页 |
2.2.4 文献综述总结 | 第20-21页 |
3 普惠金融减贫的国际经验及在中国的实践 | 第21-28页 |
3.1 普惠金融的缘起 | 第21-22页 |
3.2 普惠金融减贫的国际经验 | 第22-24页 |
3.2.1 巴西的普惠金融减贫经验 | 第22-23页 |
3.2.2 墨西哥的普惠金融减贫经验 | 第23页 |
3.2.3 肯尼亚的普惠金融减贫经验 | 第23-24页 |
3.3 普惠金融减贫在中国的实践 | 第24-28页 |
3.3.1 助农取款服务的发展 | 第24页 |
3.3.2 机构体系多元化 | 第24-25页 |
3.3.3 小额贷款公司践行“普惠” | 第25-26页 |
3.3.4 保险业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 第26页 |
3.3.5 数字支付模式 | 第26-27页 |
3.3.6 其他 | 第27-28页 |
4 普惠金融指数的测度 | 第28-36页 |
4.1 指标的选取 | 第28-30页 |
4.1.1 选取原则 | 第28页 |
4.1.2 指标选取 | 第28-30页 |
4.2 测度方法 | 第30-32页 |
4.2.1 指标无量纲化 | 第30-31页 |
4.2.2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第31-32页 |
4.2.3 综合指数的合成 | 第32页 |
4.3 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 | 第32-34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3.2 测度结果 | 第32-34页 |
4.4 综合评述 | 第34-36页 |
5 普惠金融促进我国贫困减缓的实证分析 | 第36-48页 |
5.1 普惠金融减贫的背景及作用机制 | 第36-37页 |
5.1.1 贫困减缓领域引入普惠金融的背景 | 第36页 |
5.1.2 普惠金融影响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 | 第36-37页 |
5.2 模型构建与研究方法 | 第37-42页 |
5.2.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第37-39页 |
5.2.2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5.2.3 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5.3 经验检验过程与讨论 | 第42-48页 |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5.3.2 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实证检验 | 第43-48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49-50页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