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储能辅助机组参与调频的优化控制与容量配置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调频技术与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2.1 一次调频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二次调频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储能技术应用调频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控制策略分析 | 第16-17页 |
1.3.2 容量优化配置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电力系统调频与储能系统 | 第20-28页 |
2.1 机组参与电网调频原理 | 第20-23页 |
2.1.1 机组一次调频原理 | 第20-21页 |
2.1.2 机组二次调频原理 | 第21-23页 |
2.2 混合储能系统 | 第23-27页 |
2.2.1 混合储能介质的选择 | 第23-26页 |
2.2.2 混合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 | 第28-34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汽门反调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3.3 储能系统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 | 第29-31页 |
3.4 计及储能系统的调频传递函数分析 | 第31-32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32-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储能系统辅助机组AGC的充放电策略 | 第34-48页 |
4.1 引言 | 第34-35页 |
4.2 混合储能参与机组AGC原理概述 | 第35页 |
4.3 正常场景下充放电策略 | 第35-37页 |
4.4 特殊场景下充放电策略 | 第37-45页 |
4.4.1 防反调模式 | 第37-41页 |
4.4.2 防振荡模式 | 第41-43页 |
4.4.3 防过充过放模式 | 第43-44页 |
4.4.4 强制归位模式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储能系统辅助机组AGC的容量优化 | 第48-60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48-50页 |
5.3 约束条件 | 第50-51页 |
5.4 求解算法与步骤 | 第51页 |
5.5 算例分析 | 第51-58页 |
5.5.1 规划容量分析 | 第52-56页 |
5.5.2 动态投资回收期 | 第56页 |
5.5.3 调频效果分析 | 第56-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0-6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