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概述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瓶装水的由来 | 第11-14页 |
一、水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 第11页 |
二、人们饮水方式的变迁 | 第11-12页 |
(一) 家庭饮水方式的变迁 | 第11-12页 |
(二) 出行饮水方式的变迁 | 第12页 |
三、瓶装水行业的迅猛发展 | 第12-14页 |
(一) 便利的塑料瓶适应了消费者需求 | 第13页 |
(二) 企业宣传引导了消费趋向 | 第13页 |
(三) 公共水质危机下的硬性需求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第三节 瓶装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第14-25页 |
一、瓶装水耗费资源、破坏环境 | 第15-20页 |
(一) 瓶装水浪费水资源 | 第15-16页 |
(二) 瓶装水直接或间接导致地面沉降 | 第16-17页 |
1、地面沉降的现状 | 第16页 |
2、地面沉降的危害 | 第16-17页 |
3、瓶装水直接或间接导致地面沉降 | 第17页 |
(三) 瓶装水耗能增排 | 第17-18页 |
(四) 废弃塑料瓶污染环境 | 第18-20页 |
二、瓶装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 第20-23页 |
(一) 水质并不优于自来水 | 第20-21页 |
(二) 塑料瓶含有害化学物质 | 第21-22页 |
(三) 生产瓶装水过程产生毒副产品 | 第22-23页 |
(四) 生产塑料瓶过程有害人体健康 | 第23页 |
三、瓶装水加重人们生存成本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必要性 | 第25-28页 |
一、是实践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25-27页 |
(一)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二) 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6-27页 |
二、是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 第27页 |
三、是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需要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 第28-33页 |
一、有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 第28-31页 |
(一) 美国 | 第29-30页 |
(二) 欧洲 | 第30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30页 |
(四) 台湾地区 | 第30-31页 |
二、我国本身已有类似经验 | 第31页 |
三、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现状与缺陷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我国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现状 | 第33-36页 |
一、涉及瓶装水的综合性法律规制现状 | 第33-34页 |
二、涉及地面沉降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34-35页 |
三、涉及瓶装水固体废弃物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35-36页 |
四、关于饮用水卫生的法律规制现状 | 第36页 |
第二节 我国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的缺陷 | 第36-39页 |
一、立法理念滞后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36-37页 |
(一) 立法理念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 第36-37页 |
(二) 立法理念欠缺综合性考虑 | 第37页 |
二、地面沉降防治法律规制欠缺产业性因素考虑 | 第37-38页 |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法律规制不够细化 | 第38页 |
四、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瓶装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的几点建议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树立科学先进的立法理念 | 第39页 |
第一节 完善瓶装水环境问题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43页 |
一、应完善地面沉降防治法律规制并考虑产业性因素 | 第39-40页 |
二、应细化固体废弃物污染法律规制 | 第40-42页 |
(一) 完善单行法 | 第40页 |
(二) 具体化相关技术指标 | 第40页 |
(三) 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 | 第40-42页 |
1、建立垃圾分类制度 | 第41页 |
2、建立环境押金制度 | 第41-42页 |
三、完善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监督机制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建议禁售或限售瓶装水 | 第43-48页 |
一、提出“禁售或限售瓶装水”观点的法律及理论依据 | 第43-44页 |
二、禁售或限售瓶装水不会导致饮水困难 | 第44页 |
三、禁售或限售瓶装水并不与经济发展相矛盾 | 第44-45页 |
四、禁售或限售制度未对瓶装水产业不公平 | 第45页 |
五、禁售或限售制度实施困难的缓解途径 | 第45-47页 |
(一) 瓶装水企业生存和过渡问题的缓解 | 第46页 |
1、从时间上过渡 | 第46页 |
2、从程度上过渡 | 第46页 |
(二) 公共饮用水供应问题的缓解 | 第46-47页 |
1、加强自来水卫生监管 | 第46-47页 |
2、建立直饮水供应系统 | 第47页 |
六、完善禁售或限售瓶装水的配套法律制度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页 |
注释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