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震结合下的精细地层对比--以柯克亚凝析气田新近系Z组(N_1Z)圈闭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24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小层等时划分与对比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2 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的发展 | 第13-18页 |
1.2.3 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22-23页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3-24页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4-3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第25-29页 |
2.3 区域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29-32页 |
3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 第32-43页 |
3.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第32-33页 |
3.2 构造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33-34页 |
3.3 合成记录制作及井震标定 | 第34-38页 |
3.3.1 合成记录制作 | 第34-35页 |
3.3.2 精细层位标定 | 第35-38页 |
3.4 构造精细解释 | 第38-41页 |
3.4.1 目的层的层位闭合解释 | 第38页 |
3.4.2 断层解释 | 第38-41页 |
3.5 速度分析及变速成图 | 第41-43页 |
3.5.1 速度场分析 | 第41页 |
3.5.2 变速成图 | 第41-43页 |
4 地层对比 | 第43-56页 |
4.1 地层对比思路与步骤 | 第43-44页 |
4.2 地层对比划分 | 第44-51页 |
4.2.1 确定标准层及辅助标志层 | 第44-48页 |
4.2.2 建立骨架剖面进行地层对比 | 第48-51页 |
4.3 地层对比验证 | 第51-56页 |
4.3.1 油藏剖面验证 | 第51-52页 |
4.3.2 地震剖面验证 | 第52-53页 |
4.3.3 三维构造建模验证 | 第53-54页 |
4.3.4 分层构造图验证 | 第54-56页 |
5 构造特征分析 | 第56-61页 |
5.1 构造成图 | 第56-57页 |
5.2 断裂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5.3 局部构造特征 | 第59-61页 |
6 结论及认识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